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南天竹子别名: 红杷子、天烛子、天竺子、红枸子、南竹子、钻只黄性味归经: 味酸、甘,性平...
养生
药材名称: 南天竹子
别名: 红杷子、天烛子、天竺子、红枸子、南竹子、钻只黄
性味归经: 味酸、甘,性平。归肺经
毒性: 有毒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注意事项:
功效-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使冠脉流量增加;
2、对平滑肌的作用:兴奋作用;
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麻痹作用。
功效-相关论述:
1、《福建民间草药》:“苦、酸、涩,无毒。”
2、《广西中药志》:“味酸、甘,性平,有毒。”
3、《福建药物志》:“酸、平,有小毒。”
4、《梦溪笔谈》“南烛草木,记传、《本草》所说多端,今少有识者。为其作青精饭,色黑,乃误用乌桕为之,全非也。此木类也,又似草类,故谓之南烛草木,今人谓之南夭烛者是也。南人多植于庭槛之间,茎如蒴藋,有节,高三四尺,庐山有盈丈者。叶微似楝而小,至秋则实赤如丹。南方至多。”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小儿天哮:经霜天烛子、蜡梅花各三钱,水蜒蚰一条。俱预收,水煎服。(《串雅内编》三奇顶)
2、治百日咳:南天竹子9-15g,酌加冰糖、开水,炖1h,饭后服,日服2次。(《福建民间草药》)
3、治三阴疟:南天竹隔年陈子,蒸熟。每岁一粒,每早晨白汤下。(《文堂集验方》)
4、治肝气痛极黄:天竺子泡汤饮之。(《?溪单方选》)
5、治下疳久而溃烂,名蜡烛疳:红杷子烧存性一钱,梅花冰片五厘。麻油调搽。(王玷桂《不药良方》)
6、解砒毒,食砒垂死者:南天竹子四两,擂水服之。如无鲜者,即用干子一二两煎汤服亦可。(《纲目拾遗》)
7、治八角虱:红杷子同水银捣烂擦之。亦可浸酒,去风痹。(《纲目拾遗》)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加工保存-炮制方法:
加工保存-保存方法: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