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黄葛树别名: 大叶榕、马尾榕、雀树、黄角树性味归经: 根:微辛,凉;叶:涩,平;皮:苦、...
养生
药材名称: 黄葛树
别名: 大叶榕、马尾榕、雀树、黄角树
性味归经: 根:微辛,凉;叶:涩,平;皮:苦、酸,温。肝、肾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黄葛树,中药名。为桑科植物黄葛树FicusvirensAit.var.sublanceolata(Miq)Corner的根、叶或树皮。具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根)风湿骨痛,感冒,扁桃体炎,眼结膜炎;(叶)外用治跌打肿痛。
功效-功能:
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功效-主治:
用于(根)风湿骨痛,感冒,扁桃体炎,眼结膜炎;(叶)外用治跌打肿痛。
功效-用法用量:
根: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浴。
叶:15-24g;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皮: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
功效-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功效-相关论述:
《益部谈资》:“黄葛树叶似桂稍大,团栾荫数亩,冬春不凋,干则臃肿,根皆蟠露土上,至于石崖之侧,则全欲不籍土生者,夔之梁方最多,惜无材用。”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陈年骨痛:取黄葛树叶以醋蒸,送饭常食。(《生草药性备要》)
2、治续骨:取黄葛树叶适量,捣烂外敷。(《岭南采药录》)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夏秋采,晒干,或随用随采。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根茎圆柱形,稍扭曲或有分枝;表面灰棕色,栓皮易脱落,栓皮脱落处暗棕色;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纤维性,皮部较厚,暗棕色,木部可见小孔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甘、涩。以根粗壮,皮厚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桑科植物黄葛树。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15-26m,有乳汁。单叶互生;叶柄长3-5cm;叶片坚纸质,近披针形,长可达20cm,宽4-7cm,先端渐尖,基部钝圆至微心形,全缘,叶面深绿色,有光泽。夏季开花,榕果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或3-4个簇生于老枝上,无梗,近球形,径约5-8mm,熟时黄色或红色,基部有苞片3;雄花、瘿花和雌花生于同一花序托中。花、果期4-7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中南和西南各地区。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生于疏林及溪边。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