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女菀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归肺、肾、脾经毒性: 无毒(《别录》)药材分类: 植物中药材...
养生
药材名称: 女菀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归肺、肾、脾经
毒性: 无毒(《别录》)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女菀,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女菀Turczaninowiafastigiata(Fisch.)DC.[AsterfastigiatusFisch.]的根或全草。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具有温肺化痰,健脾利湿之功效。常用于咳嗽气喘,泻痢,小便短涩。
功效-功能:
温肺化痰,健脾利湿。
功效-主治:
用于咳嗽气喘,泻痢,小便短涩。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功效-注意事项:
《本草经集注》:“畏卤咸。”
功效-相关论述:
论女菀功似紫菀。张山雷:“白菀,古人皆谓即紫菀之白者,《本经》谓之女菀,其叶辛温,主风寒洗洗,霍乱泄痢,肠鸣上下无常处,惊痫,寒热;《别录》疗肺伤咳逆,支满。考其功力,亦宣泄疏达之品,与紫菀似无甚区别。”(《本草正义》)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咳嗽气喘:女菀15g,金线吊白米9g,路边荆15g。水煎服。
2、治肠鸣腹泻:女菀15g,陈皮6g,菖蒲6g。水煎服。
3、治小便短涩:女菀、车前草各15g。水煎服。(1-3方出自《湖南药物志》)
4、治消石毒:女菀一两。上一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七分,温服不拘时。(《圣济总录》)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春、夏季采收全草。秋季采根,切段晒干。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菊科植物女菀。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茎直立,下半部光滑,上半部有细柔毛。叶互生;基部叶线状披针形,长5-12cm,宽5-12mm,基部渐狭成短柄,先端渐尖,边缘粗糙,疏生细锯齿,花后凋落;茎上部叶无柄,线状披针形至线性,上面光滑,绿色,下面有细软毛,边缘粗糙,稍反卷。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成复伞房状;总苞片3-4层,草质,边缘膜质,先端钝;外围有1层雌花,雌花舌状,舌片白色,椭圆形;中央多数两性花,花冠筒状,黄色,长约3.5mm,花药基部钝而全缘;柱头2裂,裂片长圆形,先端钝。瘦果,长圆形,长约1mm,稍扁,全体有毛,边缘有细肋;冠毛1层,灰白色或稍红色,有多数糙毛。花期秋季。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生于荒地、山坡润湿处。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