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蟛蜞别名: 螃蜞性味归经: 味咸,性寒。归脾经毒性: 小毒(《本草拾遗》)药材分类: 动...
养生
药材名称: 蟛蜞
别名: 螃蜞
性味归经: 味咸,性寒。归脾经
毒性: 小毒(《本草拾遗》)
药材分类: 动物
中药材概述:
蟛蜞,中药名。为方蟹科动物无齿相手蟹SesarmadehaaniH.Milne-Ed-wards.及其同属近缘动物的脂肪或肉。分布于我国沿海各地。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之功效。常用于痈肿疮毒,湿癣瘙痒。
功效-功能:
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功效-主治:
用于痈肿疮毒,湿癣瘙痒。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煮熟。外用:适量,取膏涂敷。
功效-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功效-相关论述:
1、《本草拾遗》:“有小毒。”“膏:主湿癣、痈疮不瘥者,涂之。”“食(蟛蜞)肉能令入吐下至困。”2、《本草纲目》:“咸,冷,有毒。”3、《本草求原》:“解河豚毒。”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治湿癣、疽疮不瘥者。以蟛蜞膏涂之。(《毒性本草类纂》)
临床应用-附注:
近缘种红蟹相手蟹Sesarma(Holometopus)haema-tocheir(deHaan)亦供药用。常穴居于近海淡水河流的泥岸内,或近岸的湖沼中。分布于华东及台湾、广东等地沿海。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夏季捕捉,取脂肪。
动物学信息-动物属种:
方蟹科动物无齿相手蟹
动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无齿相手蟹,又名相手蟹。头胸甲呈四方形,一般长红39mm,宽44mm左右。胃、心、肝各区均有些隆起,中鳃区具4-5条斜行隆线。额宽大于头胸甲宽度的1/2,前缘中部有较宽的凹陷,额后部具4个并立突起,外眼窝呈三角形,背眼窝缘光滑,甚凹陷。侧缘隆线光滑,无齿。鳌足长节背缘近末端处具一刺,腕节内末角钝,掌节外侧面具鳞形颗粒,背缘具一条颗粒隆线,指节较掌节长,可动指弯曲,两指间的空隙小。步足密具长短不等的硬刚毛,雌体腹部呈圆形,雄体呈宽三角形。
动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我国沿海各地均有分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