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铁筷子别名: 钻石风(《贵阳民间药草》),岩马桑根(《贵州草药》),铁钢叉、瓦鸟柴(《贵...
养生
药材名称: 铁筷子
别名: 钻石风(《贵阳民间药草》),岩马桑根(《贵州草药》),铁钢叉、瓦鸟柴(《贵州民间方药集》),蜡梅根(《中药毒性防治》)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入心、肝、肺、膀胱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铁筷子,中药名。为蜡梅科蜡梅属植物蜡梅Chimonanthuspraecox(Linn.)Link的根。植物蜡梅,分布于我国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广西、广东等省区均有栽培,日本、朝鲜和欧洲、美洲也均有引种栽培。具有祛风止痛,理气活血,止咳平喘之功效。主治风湿痹痛,风寒感冒,跌打损伤,脘腹疼痛,哮喘,劳伤咳嗽,疔疮肿毒。
功效-功能:
祛风止痛,理气活血,止咳平喘。
功效-主治:
风湿痹痛,风寒感冒,跌打损伤,脘腹疼痛,哮喘,劳伤咳嗽,疔疮肿毒。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研末,0.5g;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敷。
功效-注意事项:
孕妇禁服;服药2小时后,忌食热物及荞面。
功效-药理作用:
1、抑制肿瘤作用。
2、对人上皮癌KB细胞有抑制作用。
功效-相关论述:
1、《贵阳民间药草》:“治风湿骨痛,气滞腹痛。”
2、《贵州民间方药集》:“镇静,镇咳,止喘。治跌打损伤,腰酸背痛。”
临床应用:
临床用于治疗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风湿痛,铁筷子9g,石楠藤9g,兔耳风9g。泡酒120g,每次服30g。(《贵阳民间药草》)
2、治跌打损伤,铁筷子、柳叶过山龙各9g,一口血6g。浸酒250g,每次服药酒60g,每日2次。(《贵阳民间药草》)
3、治胃痛,铁筷子、大木姜子、青藤香、广木香各6g。研末,每次6g,开水吞服。(《贵阳民间药草》)
4、治冷气腹痛,铁筷子、朱砂莲等分。研末,每次3~6g,酒吞服。(《贵阳民间药草》)
5、治妇女腹内血包,铁筷子9g,红浮萍30g,薄荷3g,红花6g。煎水内服。(《贵阳民间药草》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四季均可采挖,洗去泥土,鲜用或烘干晒干。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根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短不等,直径2~10㎜,表面黑褐色,具纵皱纹,有细须根及须根痕。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皮部棕褐色,木部浅黄白色,有放射状花纹。气芳香,味辛辣、苦。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蜡梅科蜡梅属植物蜡梅。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达4米;幼枝四方形,老枝近圆柱形,灰褐色,无毛或被疏微毛,有皮孔;鳞芽通常着生于第二年生的枝条叶腋内,芽鳞片近圆形,覆瓦状排列,外面被短柔毛。叶纸质至近革质,卵圆形、椭圆形、宽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有时长圆状披针形,长5~25厘米,宽2~8厘米,顶端急尖至渐尖,有时具尾尖,基部急尖至圆形,除叶背脉上被疏微毛外无毛。花着生于第二年生枝条叶腋内,先花后叶,芳香,直径2~4厘米;花被片圆形、长圆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匙形,长5~20毫米,宽5~15毫米,无毛,内部花被片比外部花被片短,基部有爪;雄蕊长4毫米,花丝比花药长或等长,花药向内弯,无毛,药隔顶端短尖,退化雄蕊长3毫米;心皮基部被疏硬毛,花柱长达子房3倍,基部被毛。果托近木质化,坛状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5厘米,直径1~2.5厘米,口部收缩,并具有钻状披针形的被毛附生物。花期11月至翌年3月,果期4~11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分布于我国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广西、广东等省区均有栽培,日本、朝鲜和欧洲、美洲也均有引种栽培。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林中。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