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葶苈别名: 剪子股(费县),雀儿不食(牙山),筛子底《山东药用植物志》性味归经: 味辛、...
养生
药材名称: 葶苈
别名: 剪子股(费县),雀儿不食(牙山),筛子底《山东药用植物志》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寒。入肺、膀胱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葶苈,中药名。为十字花科葶苈属植物葶苈DrabanemorosaL.的种子。植物葶苈,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的江苏和浙江,西北、西南的四川及西藏均有分布,北温带其它地区也都有分布。具有破坚逐邪,泻肺行水,祛痰平喘之功效。主治痰饮,咳喘,脘腹胀满,肺痈。
功效-功能:
破坚逐邪,泻肺行水,祛痰平喘。
功效-主治:
痰饮,咳喘,脘腹胀满,肺痈。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敷。利水消肿宜生用;治痰饮喘咳宜炒用;肺虚痰阻喘咳宜蜜炙用。
功效-注意事项:
不宜用水淘洗。肺虚咳喘,脾虚肿满,肾虚水肿者慎服;不宜久服。
功效-药理作用:
1、强心作用。
2、利尿作用。
3、抗菌作用。
4、抗癌作用。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肺痈喘急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葶苈炒黄捣末,蜜丸弹子大。每用大枣二十枚,水三升,煎取二升,入葶苈一丸,更煎取一升,顿服。亦主治饮不得息。《金匮》
2、治通身肿满。苦葶苈炒四两,为末,枣肉和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桑白皮汤下,日三。大效。《外台秘要》
3、治腹胀积聚。葶苈子一升,熬,以酒五升浸七日,日服三合。《千金方》
4、治痰饮咳嗽,含膏丸。用葶苈子一两,纸衬炒令黑,知母、贝母各一两,枣肉半两,砂糖一两半,和丸弹子大。每以新绵裹一丸,含之咽津,甚者不过三丸。《箧中方》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翌年4月底5月上旬采收。夏季果实成熟,呈黄绿色时及时采收,晒干,打下种子。
加工保存-保存方法:
贮于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通风干燥处,防蛀。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十字花科葶苈属植物葶苈。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葶苈,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高5~45厘米,单一或分枝,疏生叶片或无叶,但分枝茎有叶片;下部密生单毛、叉状毛和星状毛,上部渐稀至无毛。基生叶莲座状,长倒卵形,顶端稍钝,边缘有疏细齿或近于全缘;茎生叶长卵形或卵形,顶端尖,基部楔形或渐圆,边缘有细齿,无柄,上面被单毛和叉状毛,下面以星状毛为多。总状花序有花25~90朵,密集成伞房状,花后显著伸长,疏松,小花梗细,长5~10毫米;萼片椭圆形,背面略有毛;花瓣黄色,花期后成白色,倒楔形,长约2毫米,顶端凹;雄蕊长1.8~2毫米;花药短心形;雌蕊椭圆形,密生短单毛,花柱几乎不发育,柱头小。短角果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4~10毫米,宽1.1~2.5毫米,被短单毛;果梗长8~25毫米,与果序轴成直角开展,或近于直角向上开展。种子椭圆形,褐色,种皮有小疣。花期3~4月上旬,果期5~6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我国东北、华北、华东的江苏和浙江,西北、西南的四川及西藏均有分布,北温带其它地区也都有分布。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生于田边路旁,山坡草地及河谷湿地。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