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山白菊别名: 野白菊、小雪花、白升麻、山马兰、三脉叶马兰、消食花、常年青、白花千里光、八...
养生
药材名称: 山白菊
别名: 野白菊、小雪花、白升麻、山马兰、三脉叶马兰、消食花、常年青、白花千里光、八月霜、八月白、白马兰、马兰、红管药。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凉。归肺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药理作用:
1、镇咳作用;
2、平喘作用;
3、祛痰作用;
4、抗菌与抗病毒作用。
功效-相关论述:
1、《植物名实图考》:“煎洗无名肿毒。”
2、《贵州民间药物》:“解表除热。治感冒风热。”
3、《浙江民间常用药物》:“清热解毒,理气止痛,凉血止血。治支气管炎,扁桃体炎,乳腺炎,鼻衄,蕲蛇、蝮蛇咬伤。”
4、《内蒙古中草药》:“清热解毒,止咳,利尿,凉血止血。主治咽喉肿痛,慢性气管炎,热淋,黄疸型肝炎,目赤肿痛,吐血,鼻出血,疖肿及蛇咬伤。”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感冒发热:山白菊根、一枝黄花各9g。煎水服。
2、治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山白菊30g。水煎服。(1-2方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治热淋,黄疸及无黄疸型肝炎:马兰90g。水煎服
。4、治火眼肿痛,风火牙痛:马兰根60g。水煎服。
5、治小儿肠炎,热痢:马兰30g,马齿苋、车前草各15g。水煎服。(3-5方出自《河南中草药手册》)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加工保存-炮制方法: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1、药材性状:根茎较粗壮,有多数棕黄色须根。茎圆柱形,直径1-4mm,基部光滑或略有毛,有时稍带淡褐色,下部茎呈暗紫色,上部茎多分枝,呈暗绿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中央有髓,黄白色。单叶互生,叶片多皱缩或破碎,完整叶展平后呈长椭圆状披针形,长2-12cm,宽2-5cm,灰绿色,边缘具疏锯齿,具明显的离基三出脉,表面粗糙,背面网脉显著。头状花序顶生,排列成伞房状或圆锥状,舌状花白色,青紫色或淡红色,管状花黄色。瘦果椭圆形,冠毛污白色或褐色。气微香,味稍苦。以叶多,带花者为佳。
2、饮片性状:根、茎、叶、花、果混合的段状。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