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石花菜别名: 牛毛石花、石花草、冻菜、红丝、雪花菜、牛毛菜(山东)、洋菜、凤尾(江苏)性...
养生
药材名称: 石花菜
别名: 牛毛石花、石花草、冻菜、红丝、雪花菜、牛毛菜(山东)、洋菜、凤尾(江苏)
性味归经: 味甘、咸,性寒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功效-化学成分:
1、石花菜:含琼脂糖,琼脂胶,牛磺酸,N,N-二甲基牛磺酸,24-亚甲基胆甾醇,胆碱,维生素B2,及抗病毒多糖。
2、细毛石花菜:含胱硫醚。
功效-药理作用:
石花菜所含半乳糖聚合体的硫酸化多糖化合物,对B型流感病毒与腮腺炎病毒有抑制作用。抗病毒多糖可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如艾滋病。50-1000μg/ml时对病毒逆转录酶活性有很强抑制作用。
功效-相关论述:
1、《中国药用海洋生物》:“清热解毒。用于肠炎,肛门周围肿瘤,肾盂肾炎;亦有用于试治乳腺癌、子宫癌。”
2、《全国中草药汇编》:“驱蛔,缓下,并可去上焦风热。”
3、《福建药物志》:“软坚,养阴,清热。主治咳嗽、瘿瘤、痔疮出血。”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肠炎,肛门周围肿瘤:石花菜15g,白头翁、秦皮各9g。煎服。或石花菜煮成冻内服。
2、治肾盂肾炎:石花菜15-30g。水煎加糖适量,内服。或水煮成冻内服。
3、试治乳腺癌,子宫癌:石花菜、海带、海蒿子各15g。煎服。(1-3方出自《中国药用海洋生物》)
临床应用-附注:
同属植物尚有中肋石花菜Gelidiumjiponicum(Harv.)Okam.分布于福建、台湾;匍匐石花菜G.pusillum(Stackb.)LeJol.分布于全国沿海;异形石花菜G.vagumOkam.分布于我国黄海沿岸。亦供药用。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夏、秋季釆收,去除杂质,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1、石花菜:藻体紫色,丛生,长8-15cm,软骨质。基部有固着器。主枝与分枝扁平,分枝4-5次,呈羽状,枝端有时可见略膨大的囊果。气微腥,味微咸。
2、细毛石花菜:藻体较小,长1.5-3cm。小枝稀疏,细丝状。
3、大石花菜:藻体长12-18cm。主枝与分枝密生1-2次复羽状小枝。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道地产区: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植物学信息-生长见习:
植物学信息-繁殖方式:
植物学信息-栽培技术: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