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石蜐别名: 紫砝、龟脚、佛手蚶、龟脚蛏、观音掌、龟足性味归经: 味甘、咸,性平药材分类:...
养生
药材名称: 石蜐
别名: 紫砝、龟脚、佛手蚶、龟脚蛏、观音掌、龟足
性味归经: 味甘、咸,性平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120-200g。
功效-化学成分:
功效-药理作用:
1、抗心肌缺血的作用:100%水煎醇沉液或100%水煎液、100%酶解液、100%酸解液20ml/kg腹腔注射能显著提高小鼠心肌缺氧耐受力,使负压缺氧环境中小鼠存活率显著提高。预先给予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再减压,其保护作用仍很明显。家兔自身对照表明,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注射石蜐提取液有一定改善作用。它能收缩兔耳血管,但对离体兔心冠脉血流量几无影响。水煎液给小鼠灌胃,作用略差。
2、对平滑肌的作用:石蜐提取液能使离体兔肠的节律性收缩加强,但对乙酰胆碱和氯化钡所致肠段强直性收缩有解痉作用、浓度增高时能完全对抗,使张力降低至基本线水平,收缩曲线恢复,振幅加大。提取液亦能部分对抗药物引起的豚鼠离体子宫强直性收缩。
3、其他作用:石蜐提取液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提高小鼠对热、电刺激的疼痛反应阈值(以反应时间为痛阈指标),并使自发性活动减少。提取液亦有明显的利尿作用,给药后家兔尿量增至3倍以上。
功效-毒理作用:
毒性较低,小鼠腹腔注射提取液的LD50为375±14.3g/kg(湿重)。
功效-相关论述:
1、《纲目》:“利小便。”
2、《纲目拾遗》:“《海南解语》:利小便,下寒澼,消积痞湿肿胀,虚损人以米酒煮食,最补益。”
3、《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滋补,利小便的功能。主治癖积,肿胀。”
4、《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1,(增刊):7:“利水消肿,降血压。”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久病、气血虚弱:石蜐肉60g,加米酒适量炖熟,经常服用。
2、治肿胀:石蜐肉100g,茯苓15g,陈皮12g,木香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3、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煅石蜐壳、甘草粉各适量。先将石蜐壳煅后研成细末,再加等量甘草粉拌匀,每次10g,空腹服下,每日3次。(1-3方出自《广西海洋动物》)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取肉,鲜用。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