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水龙别名: 过塘蛇、过江龙、过沟龙、过江藤、假蕹菜。性味归经: 味苦、微甘,性寒。归肺、...
养生
药材名称: 水龙
别名: 过塘蛇、过江龙、过沟龙、过江藤、假蕹菜。
性味归经: 味苦、微甘,性寒。归肺、膀胱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水龙,中药名。为柳叶菜科丁香蓼属植物水龙Ludwigiaadscendens(L.)Hara的全草。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南南部、广东、香港、海南、广西、云南南部。具有清热,利尿,解毒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燥热咳嗽,高热烦渴,淋痛,水肿,咽痛,喉肿,口疮,风火牙痛;外用于疮痈疔肿,烫火伤,跌打伤肿,腮腺炎,带状疱疹,湿疹,皮炎,毒蛇咬伤。
功效-功能:
清热,利尿,解毒。
功效-主治:
用于感冒发热,燥热咳嗽,高热烦渴,淋痛,水肿,咽痛,喉肿,口疮,风火牙痛;外用于疮痈疔肿,烫火伤,跌打伤肿,腮腺炎,带状疱疹,湿疹,皮炎,毒蛇咬伤。
功效-用法用量:
10-6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或烧灰调敷患处;或煎汤洗。
功效-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伤暑:鲜水龙30-60g,水煎服。(《广东中草药》)
2、小儿麻疹初期发热:水龙、野菊花叶各30g,水煎服。(《北海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
3、风火牙痛:鲜水龙60g,水煎服。(《广西常用中草药手册》)
4、膏淋:鲜水龙60g,鲜野牡丹根45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5、治带状疱疹:水龙15-30g,水煎服。外用鲜过塘蛇捣烂敷患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柳叶菜科丁香蓼属植物水龙。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多年生浮水或上升草本,浮水茎节上常簇生圆柱状或纺锤状白色海绵状贮气的根状浮器,具多数须状根;浮水茎长可达3米,直立茎高达60厘米,无毛;生于旱生环境的枝上则常被柔毛但很少开花。叶倒卵形、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3-6.5厘米,宽1.2-2.5厘米,先端常钝圆,有时近锐尖,基部狭楔形,侧脉6-12对;叶柄长3-15毫米;托叶卵形至心形,长1.5-2毫米,宽1.2-1.8毫米。花单生于上部叶腋;小苞片生于花柄上部,鳞片状长2-3毫米,宽1-2毫米;萼片5,三角形至三角状披针形,长6-12毫米,宽1.8-2.5毫米,先端渐狭,被短柔毛;花瓣乳白色,基部淡黄色,倒卵形,长8-14毫米,宽5-9毫米,先端圆形;雄蕊10,花丝白色,对花瓣的较短,长2-4毫米,对萼生的较长;花药卵状长圆形,长1.5-2毫米,花粉粒以单体授粉;花盘隆起,近花瓣处有蜜腺;花柱白色,长4-6毫米,下部被毛;柱头近球状,5裂,淡绿色,径1.5-2毫米,上部接受花粉;子房被毛,花梗长2.5-6.5厘米。蒴果淡褐色,圆柱状,具10条纵棱,长2-3厘米,径3-4毫米,果皮薄,不规则开裂;果梗长2.5-7厘米,被长柔毛或变无毛。种子在每室单列纵向排列,淡褐色,牢固地嵌入木质硬内果皮内,椭圆状,长1-1.3毫米。花期5-8月,果期8-11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南南部、广东、香港、海南、广西、云南南部。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生于水边或浅水池塘中。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