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四脚蛇性味归经: 味咸,性寒,有毒。归肝、肾经药材分类: 动物中药材概述: 四脚蛇,中药...
养生
药材名称: 四脚蛇
性味归经: 味咸,性寒,有毒。归肝、肾经
药材分类: 动物
中药材概述:
四脚蛇,中药名。为鬣蜥科动物草绿龙蜥JapaluraflavicepsBarbouretDunn的全体。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解毒消瘿,软坚散结之功效。常用于瘿瘤,结核,瘰疬未溃,痈肿疮毒。
功效-功能:
解毒消瘿,软坚散结。
功效-主治:
瘿瘤,结核,瘰疬未溃,痈肿疮毒。
功效-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油浸或酒泡,涂敷。内服:焙研,每次1-2g。
功效-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功效-相关论述:
1、《中国动物药》:“解毒消瘿。”
2、《中国药用动物志》:“散结,解毒。”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瘰疬未溃及瘿瘤结核:草绿龙蜥烘干研粉,每服1g,日服2次。(《中国动物药》)
2、治痈疮:草绿龙蜥以油浸数周后,搽患处。(《中国动物药》)
临床应用-附注:
~石龙子又称四脚蛇,与本品均为咸寒之品,皆能解毒消肿散结,同治瘰疬结核,然石龙子又能镇痉祛风。~~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夏、秋季捕捉,捕后处死,鲜用或烘干。
动物学信息-动物属种:
鬣蜥科动物草绿龙蜥。
动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体长75mm左右,尾长约为体长的2倍。吻钝圆,吻长为眼径的1.5倍;鼻孔在鼻鳞的中央;鼻鳞、吻鳞与第1枚上唇鳞之间各介有2-3枚小鳞;鼓膜处覆以细鳞。头部鳞片大小不一,均具棱,颞部上方有数枚分散的锥鳞;背鳞小,体侧鳞更小;背脊鬣鳞越向后越小,至尾基部消失;鬣鳞两外侧有一纵行棱鳞,尾略侧扁,末端成鞭状;背腹鳞片均具棱,四肢的棱鳞较大。咽喉部有横沟褶,褶部的鳞细小,后肢前伸时可达眼后方,雄性在生殖季节有喉囊,鬣鳞发达。生活时体色斑纹有变异,最常见者为草绿色或棕绿色;头部有5-6条深横纹;背部有4-5条宽横斑,两侧有黄色宽纵纹,纵纹外侧为紫黑色纹;眼周有辐射状黑纹;四肢具横纹;尾部有20余条深浅相间之环纹;腹面白色,喉部微带灰黑色纹。指、趾侧扁,各5,指、趾端均具锐爪。
动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