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甜橙别名: 黄果、橙子、新会橙、广橘、雪柑、印子柑、广柑性味归经: 味辛、甘、微苦,性微...
养生
药材名称: 甜橙
别名: 黄果、橙子、新会橙、广橘、雪柑、印子柑、广柑
性味归经: 味辛、甘、微苦,性微温;归肝、胃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甜橙,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甜橙Citrussinensis(L.)Osbeck的果实。具有疏肝行气,散结通乳,解酒的功效。主治肝气郁滞所致胁肋疼痛,脘腹胀满,产妇乳汁不通,乳房结块肿痛,醉酒。
功效-功能:
疏肝行气,散结通乳,解酒。
功效-主治:
肝气郁滞所致胁肋疼痛,脘腹胀满,产妇乳汁不通,乳房结块肿痛,醉酒。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干品研细末,6g;或鲜品适量,捣汁。
功效-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者慎用。
功效-化学成分:
果实含黄酮甙,内酯,生物碱,有机酸等。黄酮甙中有橙皮甙,柚皮芸香甙,异樱花素-7-芸香糖甙,柚皮素-4′-葡萄糖甙-7-芸香糖甙,柚皮甙,柠檬素-3β-D-葡萄糖甙和O-D-木糖基牡荆素。内酯中有双内酯苦味成分柠檬苦素即黄柏内酯及其衍生物柠檬苦素酸A-环内酯。生物碱为那可汀,有机酸中主要为枸橼酸和苹果酸。另含间苯三酚-β-D-箭萄糖甙及糖类、维生素、钙、磷、铁等。
功效-药理作用:
1、镇咳作用:甜橙果实含那可汀,具有与可待因相似的镇咳作用,且无中枢抑制现象,无成瘾性。
2、其他作用:甜橙所含橙皮甙、柚皮甙、黄柏内酯、那可汀等成分,其药理作用已分别见于陈皮、佛手、枸橘、柠檬、香橼、柚、吴茱萸、白鲜皮各条目中。
功效-毒理作用:
小鼠静脉注射那可汀LD50为83mg/kg。
功效-相关论述:
《滇南本草》:“行厥阴滞塞之气,止肝气左肋疼痛,下气,消膨胀,行阳明乳汁不通。”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治妇人乳结不通,红肿结硬疼痛,恶寒发热:干橙子细末二钱,有新鲜者捣汁,点水酒服。(《滇南本草》)
临床应用-附注:
本品之幼果,亦作青皮入药;成熟的果皮在局部地区则混作陈皮入药。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11-12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鲜用或晒干备用。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芸香科柑橘属甜橙。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高3-8m。树冠圆形,分枝多,无毛,有刺或无刺,幼枝有棱角。叶互生,单身复叶:叶柄长0.6-2cm,叶翼狭窄,宽2-3mm,顶端有关节:叶片质较厚,椭圆形或卵圆形,长6-12cm,宽2.3-5.5cm,先端短尖或渐尖,微凹,基部阔楔形或圆形,波状全缘,或有不明显的波状锯齿,有半透明油腺点。花1至数朵簇生叶腋,白色,有柄:花萼3-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舌形,长约1.5cm,宽约7mm,向外反卷:雄蕊19-28,花丝下部连合成5-12束,雌蕊1,子房近球形,10-13室,柱头头状,花柱细,不脱落。柑果扁圆形或近球形,直径6-9cm,橙黄色或橙红色,果皮较厚,不易剥离,瓤囊8-13,果汁黄色,味甜。种子锲状卵形,表面平滑。花期4月,果熟期11-12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和江河湖泊的沿岸。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