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兔肉性味归经: 味甘,性寒。入肝、大肠经药材分类: 植物中药材概述: 兔肉,中药名。为兔...
养生
药材名称: 兔肉
性味归经: 味甘,性寒。入肝、大肠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注意事项:
功效-相关论述:
1、《本草图经》:“兔,旧不著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为食品之上味。兔窍乃六七穴,子从口出,故妊娠者禁食之。”
2、《本草衍义》:“兔有白毛者,全得金之气也。入药尤功。余兔至秋深时则可食,金气全也。才至春夏,其味变。取四脚肘后毛为逐食,饲雕鹰,至次日即吐出,其意欲腹中逐尽脂肥,使饥急捕逐速尔。然作酱必使五味。”
临床应用:
药膳食疗:
兔肉汤:
功效:治气血不足、头晕目眩、产后少乳。
原材料:兔肉120g,党参、山药、红枣各30g,枸杞子15g。
做法:兔肉处理干净。斩块备用。党参、山药、红枣、枸杞子洗净与兔肉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以文火炖煮40分钟左右,至肉熟烂为止。
用法:吃肉喝汤,佐餐食用。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消渴赢瘦,小便不禁,兔一只,剥去皮、爪、五脏等,以水一斗半,煎煮令烂,骨肉相离,滤出骨肉,斟酌五升汁,便澄滤,令冷。渴即饮之。(《海上集验方》)
2、治肺结核,将胎兔(健康孕兔的胎儿)搅碎,烘干研末,每次15g,内服,每日2~3次。(《广西药用动物》)
3、治宫颈癌,健壮公兔1只(去皮毛、内脏)、川贝母9~15g,红糖适量(用于体质好的患者)。共炖熟,连汤服,早、晚各服1次。(《广西药用动物》)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