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托盘性味归经: 味酸、微苦,性平药材分类: 植物中药材概述: 托盘,中药名。为蔷薇科悬钩...
养生
药材名称: 托盘
性味归经: 味酸、微苦,性平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托盘,中药名。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托盘RubushirsutusThunb.的根。植物托盘,分布于我国河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朝鲜、日本也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血之功效。主治流行性感冒,感冒,小儿高热惊厥,咽喉肿痛,牙痛,头痛,风湿筋骨痛,瘰疬,疖肿。
功效-功能: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血。
功效-主治:
流行性感冒,感冒,小儿高热惊厥,咽喉肿痛,牙痛,头痛,风湿筋骨痛,瘰疬,疖肿。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0g。外用:适量,捣烂取汁,涂敷或滴眼;或研末撒敷。
功效-注意事项:
对本品过敏的人群最好不要使用。
功效-药理作用:
1、促进消退作用。
2、抗衰老作用。
功效-相关论述:
1、《天目山药用植物志》:“祛风湿。”
2、《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活络,清热镇惊。主治小儿惊风,风湿筋骨痛。”
3、《浙江药用植物志》:“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治牙周炎。急性乳腺炎,淋巴结核,疮疖,外伤出血,断指,骨折。”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流行性感冒,感冒,(蓬蘽)根60g,白英(或一支黄花)30g,咳嗽加棉花根30g。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治小儿高热发惊,(蓬蘽)根3g。水煎服。(《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3、治扁桃体炎,鲜刺波根90g,粳米30g。水煎,加蜜60g,调服。(《闽东本草》)
4、治风湿关节疼,(蓬虆)干根30-60g。水煎,加酒或与猪脚炖服(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5、治淋巴结结核,(蓬虆)根、马棘根、芒根各30g,猕猴桃根120g,煮夹心肉吃,隔日1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6、治黄疸,(蓬虆)根120g,加黄酒60g,水少量煎汁,饭后服。(《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夏秋季之间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托盘。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托盘,别名三月泡,割田藨,野杜利《中国植物志》,空腹莲、刺菠、空腹妙、饭包菠、雅旱《闽东本草》,泼盘《救荒本草》,饭消扭、地苗、田母、蓬蘽、田角公《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灌木,高1~2米;枝红褐色或褐色,被柔毛和腺毛,疏生皮刺。小叶3~5枚,卵形或宽卵形,长3~7厘米,宽2~3.5厘米,顶端急尖,顶生小叶顶端常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两面疏生柔毛,边缘具不整齐尖锐重锯齿;叶柄长2~3厘米,顶生小叶柄长约1厘米,稀较长,均具柔毛和腺毛,并疏生皮刺;托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两面具柔毛。花常单生于侧枝顶端,也有腋生;花梗长(2)3~6厘米,具柔毛和腺毛,或有极少小皮刺;苞片小,线形,具柔毛;花大,直径3~4厘米;花萼外密被柔毛和腺毛;萼片卵状披针形或三角披针形,顶端长尾尖,外面边缘被灰白色绒毛,花后反折;花瓣倒卵形或近圆形,白色,基部具爪;花丝较宽;花柱和子房均无毛。果实近球形,直径1~2厘米,无毛。花期4月,果期5~6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分布于我国河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朝鲜、日本也有。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路旁阴湿处或灌丛中,海拔达1500米。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