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小茄别名: 小寸金黄性味归经: 味微甘,性平。归脾、膀胱经药材分类: 植物中药材概述: ...
养生
药材名称: 小茄
别名: 小寸金黄
性味归经: 味微甘,性平。归脾、膀胱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小茄,中药名。为报春花科植物小茄LysimachiadeltoideaWightVar.cinerascemsFranch.的全草。分布于贵州等地。具有祛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关节风湿痹痛,腹痛。
功效-功能:
祛湿止痛。
功效-主治:
用于关节风湿痹痛,腹痛。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
功效-注意事项:
体内无湿者不宜用。
功效-相关论述:
《贵州草药》:“大寸金黄、小寸金黄各一两,泡酒。治巴骨癀。用时将药酒盛于碗中,点燃,用手快蘸药酒,揉搽患处。如已溃烂,则用大、小寸金黄共捣绒,加酒少许,敷患处四周。”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巴骨癀:小寸金黄、大寸金黄各一两,泡酒。用时将药酒盛于碗中,点燃,用手快蘸药酒,揉搽患处。如已溃烂,则用大、小寸金黄共捣绒,加酒少许,敷患处四周。
2、治腹痛:鲜小寸金黄一两。嚼吃。
3、治风湿关节痛:小寸金黄一两,藤乌三钱。酒泡服。(1-3方出自《中药大辞典》)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夏、秋采收。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报春花科植物小茄。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茎细弱,四棱形,常自基部分枝成簇生状,初倾斜,后匍匐伸长,高7-15 (30) 厘米,节间长2-5厘米,密被灰色多细胞柔毛。叶对生,阔卵形至近圆形,长1-2.5厘米,宽7-20毫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截形,两面被柔毛,密布半透明腺点,干后腺点呈粒状突起,侧脉2-3对,纤细,网脉不明显;叶柄长2-5 (10) 毫米,具草质狭边缘。花单生叶腋;花梗长3-8毫米,果时下弯;花萼长3-4毫米,分裂近达基部,裂片披针形,先端渐尖,背面被毛,果时增大,长7-8毫米;花冠黄色,直径5-8毫米,与花萼近等长,裂片三角状卵形,通常具透明腺点;花丝长2-3毫米,基部合生成浅环;花药卵形,长约1毫米;花粉粒具3孔沟,近长球形[ (31-33) ×(24-25) 微米],表面具网状纹饰;子房被毛,花柱长2-3毫米。蒴果近球形,褐色,直径3-4毫米,顶部被疏长柔毛。花期3-4月;果期4-5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分布于贵州等地。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草地。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