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安胎药别名: 骨筋草、吓唬草性味归经: 涩,温。脾,肾经毒性: 小毒药材分类: 植物中药...
养生
药材名称: 安胎药
别名: 骨筋草、吓唬草
性味归经: 涩,温。脾,肾经
毒性: 小毒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安胎药,中药名。为牻牛儿苗目、酢浆草科、感应草属植物。分布于云南等地。全草入药,性温味涩,具有温脾安胎,益气升提之功效。常用于胎动不安,脾脏肿大,内脏出血,脱肛,子宫脱垂。
功效-功能:
温脾安胎,益气升提。
功效-主治:
胎动不安,脾脏肿大,内脏出血,脱肛,子宫脱垂。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g。外用:适量,煎汤洗。
功效-禁忌:
《云南中草药》:“忌酸冷。”
功效-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集,晒干。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酢浆草科感应草属植物无柄感应草。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5-25厘米。茎纤细,不分枝,密被伏毛,顶端伏毛长而下垂。叶多数,聚生于茎顶端,长1.5-3.5厘米,被疏伏毛;叶轴纤细,有感应性,小叶4-10对。无柄,小叶片近圆形、矩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而稍弯斜,先端近圆形,具尖头,基部截平,背面几乎无毛或仅沿中部和边缘被疏毛,近顶端小叶较大,基部一侧呈耳锤状,最顶端小叶变成芒状。花数朵聚生于茎顶部,无总花梗;花梗长约3毫米;小苞片披针形,与花梗近等长;萼片狭披针形,稍长于花梗,先端急尖,边缘干膜质,果期果萼延长达6毫米,蒴果椭圆状倒卵形,与果萼近等长,果皮干膜质。种子球形,褐色,具均匀分布成环状的小瘤。花、果期11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分布于云南。生于海拔850-1600米的山谷、河旁和林下。非洲和亚洲东南部热带地区有分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