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北豆根别名: 黄条香、野豆根、蝙蝠藤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肺、胃、大肠经毒性: 有小...
养生
药材名称: 北豆根
别名: 黄条香、野豆根、蝙蝠藤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肺、胃、大肠经
毒性: 有小毒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北豆根,中药名。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其性味苦寒;有小毒。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热毒泻痢,风湿痹痛等证。
功效-功能:
清热解毒,祛风止痛。
功效-主治:
用于咽喉肿痛,热毒泻痢,风湿痹痛。
功效-用法用量:
3~9g。
功效-禁忌:
不宜于藜芦同用。
功效-注意事项:
北豆根有一定毒性,毒性成分为蝙蝠葛碱。中毒后出现惊厥、严重心律紊乱、呼吸麻痹等。故使用时不应过量。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药材鉴别-鉴别:
1、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棕黄色角质层,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较宽,老的根茎有石细胞散在。中柱鞘纤维排列成新月形。维管束外韧型,环列。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组成,均木化。中央有髓。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细小草酸钙结晶。
粉末淡棕黄色。石细胞单个散在,淡黄色,分枝状或不规则形,直径43-147μm(200μm),胞腔较大。中柱鞘纤维多成束,淡黄色,直径18-34μm,常具分隔。木纤维成束,直径10-26μm,壁具斜纹孔或交叉纹孔。具缘纹孔导管。草酸钙结晶细小。淀粉粒单粒直径3-12μm;复粒2-8分粒。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酸乙酯15ml,浓氨试液0.5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北豆根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浓氨试液(9∶1∶1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防己科植物蝙蝠葛。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蝙蝠葛,多年生缠绕藤本,长达10m以上。其根茎呈细长圆柱形,弯曲,有分枝,长可达1250px,直径0.3~20px。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多有弯曲的细根,并可见突起的根痕和纵皱纹,外皮易剥落。质韧,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纤维细,木部淡黄色,呈放射状排列,中心有髓。气微,味苦。生于山坡林缘、灌丛中、田边、路旁及石砾滩地,或攀援于岩石上。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陕西、宁夏、甘肃、山东等地。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