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叩头虫别名: 跳百丈、跳搏虫、膈膊虫、跳米虫、蛷、剥剥跳性味归经: 味辛,性微温。归肝、...
养生
药材名称: 叩头虫
别名: 跳百丈、跳搏虫、膈膊虫、跳米虫、蛷、剥剥跳
性味归经: 味辛,性微温。归肝、肾经
毒性: 无毒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叩头虫,中药名。为叩头虫科动物有沟叩头虫PleonomuscanaliculatusFaldermann等的全虫。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具有强壮筋骨,截疟之功效。常用于手足痿软无力,小儿行迟,疟疾。
功效-功能:
强壮筋骨,截疟。
功效-主治:
手足痿软无力,小儿行迟,疟疾。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炖熟,10-15只;或研末。外用:适量,贴敷。
功效-注意事项:
孕妇忌用。
功效-相关论述:
《纲目拾遗》:“治腰脚无力,与山蚂蚁并入壮药用。”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四肢痿痹,行动不便:叩头虫酒炙为末,泡酒服。(《泉州本草》)
2、治小儿行迟:叩头虫14只,涧蛙1只。同炖服。(《中国动物药》)
3、绝疟:叩头虫1个。安眉心,膏药盖住。(《百草镜》)
临床应用-附注:
细胸叩头虫AgriotesfuscicollisMiwa和褐纹叩头虫MelanotuscaudexLewis亦供药用,功用与本品相同。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春季至秋季捕得后,入沸水中烫死,晒干。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叩头虫科动物有沟叩头虫。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体细长而略扁平,大约18mm,浓栗色,有光泽,密被金黄色短毛。头扁平,头顶有三角凹洼。复眼1对。触角雄虫11节,雌虫12节。鞘翅上有纵沟。足黄褐色。腹部5节,各节能活动自如。如按其后部,则胸部活动如叩头状。如仰放则能运动其前胸和中胸的关节而向上跳跃。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成虫多栖于山地草丛、林缘灌木丛中。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