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透骨草别名: 珍珠透骨草、竹格叉、吉盖草、枸皮草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入肝、肾经药材分...
养生
药材名称: 透骨草
别名: 珍珠透骨草、竹格叉、吉盖草、枸皮草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入肝、肾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注意事项:
功效-相关论述:
1、《纲目》:“治筋骨一切风湿,疼痛挛缩,寒湿脚气。”
2、《山东中草药手册》:“祛风湿,活血,止痛。”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风湿性关节痛,透骨草9g,防风9g,苍术9g,牛膝12g,黄柏9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2、治风湿性关节炎,筋骨拘挛,透骨草9g,制川乌、制草乌各3g,伸筋草6g。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3、治腰扭伤,透骨草根(鲜)适量,加盐少许,捣烂外敷。(《青岛中草药手册》)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加工保存-炮制方法: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1、药材性状:茎多分枝,呈圆柱形或微有棱,通常长10~30㎝。直径l~4㎜,茎基部有时连有部分根茎;茎表面浅绿色或灰绿色,近基部淡紫色。被灰白色柔毛,具互生叶或叶痕,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根茎长短不一,表面土棕色或黄棕色,略粗糙;质稍坚硬,断面黄白色。叶多卷曲而皱缩或破碎,呈灰绿色,两面均被白色细柔毛,下表面近叶脉处较显著。枝梢有时可见总状花序和果序;花型小;蒴果三角状扁圆形。气微,味淡而后微苦。以色绿、枝嫩,带“珍珠”果者为佳。
2、饮片性状:茎、叶、花、果混合。茎圆形或微有棱,表面浅绿色或灰绿色,被有白色柔毛。质脆,切面黄白色。叶片多卷曲缩而破碎,呈灰绿色,两面均被白色细柔毛。总状花序,蒴果三角状扁圆形。气微,味淡而后苦。
药材鉴别-常见伪品:
伪品:
1、马鞭草: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offieinalisL的干燥地上全草。形态特征见马鞭草项下。
2、仙鹤草: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AgrimoniapilosaLedel.的干燥地上部分。长30-70m。全体被长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干缩卷曲,质脆,易碎;小叶片有大小2种,相间生于叶轴上,顶端小叶较大。完整小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长椭圓形,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下面毛较多。顶生总状花序,花小,黄色。
3、百蕊草:为檀香科植物百蕊草ThesiumchinenseTurez的干燥全草。根圆锥形,棕黄色,具细支根痕。茎纤细,丛生,长12-27cm,暗黄绿色,具纵棱;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互生,线状披针形,长1-3cm。花小,单生于叶腋。坚果球形,直径约2mm,表面有网状雕纹。
4、山野豌豆:为豆科植物山野豌豆ViciaamoenaFisch的干燥全草。形态特征见紫花地丁项下。
注:透骨草品种十分复杂,各地名为透骨草的原植物有12科17种之多,其中使用地区较多的有:大戟科植物地沟叶,习称“珍珠透骨草”;风仙花科植物风仙花,习称“风仙透骨草”;紫蒇科植物角蒿,习称“羊角透骨草”;毛茛科植物铁线莲属数种植物,习称“铁笺透骨草”。此外,个别地区还有以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檀香科植物百蕊草、蔷薇科植物仙鶴草、豆科植物山野豌豆作透骨草。以上均不同科属,成分差异较大,应进一步研究,以发挥各药独特的作用。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