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透骨香拉丁文名: CacumenGaultheriaeYunnanensis别名: 透骨...
养生
药材名称: 透骨香
拉丁文名: CacumenGaultheriaeYunnanensis
别名: 透骨草、满山香、搜山虎、煤炭子、煤炭果、万里香、九里香、芳香草、满天香、透骨消、小透骨草、九木香、鸡骨香(广东)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浸酒擦;或捣敷。
功效-注意事项:
1、《云南中草药》:“忌酸冷、鱼腥、荞面。”
2、《广西本草选编》:“孕妇禁服。”
功效-化学成分:
滇白珠叶含挥发油0.5%-0.8%。其中主要成分是水杨酸甲酯。
功效-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透骨香中含有已知具有解热、抗风湿作用的水杨酸甲酯,水杨酸甲酯的药理实验证明,内服后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郭肿胀抑制率为32.9%;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染料渗出抑制率为32.2%;此外,能减轻大鼠角叉菜胶足肿胀,以致炎后30min及1h作用明显,肿胀抑制率为41%。
2、镇痛作用:对透骨香根茎的水提醇沉浸膏进行了镇痛药理研究,扭体法试验表明,透骨香浸膏镇痛百分率为58.8%;电刺激法,痛阈提高率为120.8%;热板法,痛阈提高率为54.4%。
功效-毒理作用:
急性及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该浸膏毒性甚小。
功效-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子:治痰火筋骨疼痛,泡酒用之良。其根、梗,洗风寒湿痹,筋骨疼痛,暖筋透骨,熬水洗之。”
2、《天宝本草》:“祛风散寒,退热。(治)筋骨疼痛,脚气。”
3、《分类草药性》:“治胃寒气痛,风湿麻木,筋骨疼痛,吐血,跌打损伤。”
4、《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根)活血祛瘀,续筋接骨。治风湿筋骨痛及折损劳伤。”
5、《贵州草药》:“祛风除湿,舒筋活血。”
6、《云南中草药》:“治闭经,湿疹。”
7、《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胃寒疼痛,风寒感冒。”
8、《湖南药物志》:“健胃解表,祛痰止咳。”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风湿关节疼痛:①透骨香根30g,小血藤15g,白龙须3g,牛膝15g。泡酒1000ml。每服约30ml;并用透骨香茎叶、生姜、葱煎水外洗。(《贵阳民间药草》)②白珠树根、金粟兰、枸骨各30g,威灵仙15g。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2、治跌打损伤:白珠树根30g,八棱麻18g。水、酒各半,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3、治风寒感冒,胃寒疼痛(:滇白珠)全株30-60g。水煎服。
4、治久病不思饮食:(滇白珠)全株30g,白茅根60g。水煎服。(3-4方出自《湖南药物志》)
5、治湿疹:(透骨草)全株煎水,洗患处。(《云南中草药》)
6、治疮疡:透骨香研末,加冰片少许,外敷患处。
7、治水臌:透骨香15g,车前草9g。水煎服。(6-7方出自《贵州草药》)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根切片,全株切碎,晒干。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1、茎圆柱形,多分枝,长约35cm,直径3-5mm,表面淡红棕色至棕红色,有明显的纵纹,皮孔横生,突起。叶痕类圆形或类三角形,质硬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木质部淡棕色至类白色,髓淡黄棕色。叶革质,多脱落,完整者椭圆形或狭卵形,长1.5-9cm,宽1.3-4.5cm,表面淡绿色至棕红色,先端尖尾状,基部心形,叶缘有细锯齿。有的可见花序或果序,总状,腋生,小花白色,蒴果球形,其外有紫黑色萼片,种子多而小,淡黄色。气香,味甘、辛。
2、根弯曲有分枝,颇长,粗者直径可达2cm,外表赤褐色,深色之栓皮极易剥落,内部色较淡;散生细根,粗约1mm。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灰黄色,射线明显,木质致密。气芳香。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道地产区: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