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红管药别名: 野白菊、三脉叶马兰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凉,止咳,化痰,清热解毒药材分类...
养生
药材名称: 红管药
别名: 野白菊、三脉叶马兰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凉,止咳,化痰,清热解毒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止咳,化痰,清热解毒。
功效-主治:
慢性气管炎,扁桃体炎,腮腺炎,乳腺炎,毒蛇咬伤,痈疖肿毒,外伤出血。
功效-用法用量:
9-15g,水煎服。
功效-注意事项:
少数病人服药后有胃部不适和头晕等,但无需停药,2-3天后可自行消失。
功效-药理作用:
1、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2、祛痰作用。
功效-相关论述:
《中草药学》:“止咳,化痰,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治毒蛇咬伤:配小槐花鲜根各31g,捣汁服,另外敷。(《中草药学》)
临床应用-附注:
江西的红管药为其变种宽序三褶脉紫菀和异叶三褶脉紫菀。前者叶、茎均密被短毛,由头状花序集成的伞房花序较宽广;后者叶、茎的短毛较疏,由头状花序集成的伞房花序不太宽广。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加工保存-保存方法:
置干燥处。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全草长30-180cm。根茎横生,上有多数须根。茎圆柱形,基部多光滑,下部常暗紫色,上部有分枝,暗绿色,质脆,断面不整齐,髓黄白色。单叶互生,完整叶长椭圆状披针形,长2-12cm,灰绿色,边缘具疏锯齿,具明显的离基三出脉,粗糙。头状花序顶生,排成伞房或圆锥状,舌状花白色至淡红色,管状花黄色。瘦果椭圆形,冠毛灰白色或褐色。气微香,味稍苦。以叶多、带花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