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榔榆皮别名: 朗榆皮性味归经: 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膀胱经药材分类: 植物中药材概述...
养生
药材名称: 榔榆皮
别名: 朗榆皮
性味归经: 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膀胱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清热利水,解毒消肿,凉血止血。
功效-主治:
热淋,小便不利,疮疡肿毒,乳痈,水火烫伤,痢疾,胃肠出血,尿血,痔血,腰背酸痛,外伤出血。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肠,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水调敷。
功效-注意事项:
1、脾胃虚寒者慎服。
2、《本经逢原》:“若胃寒而虚者服之,恐泄真气,良非所宜。”
功效-药理作用:
体外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
功效-相关论述:
《植物名实图考》:“榆,《本经》上品,种甚多。今以有荚者为姑榆,无荚者为朗榆。南方榆秋深始结荚,不可食,即《拾遗》之榔榆也。其有刺者为刺榆,质坚;其皮白者为枌榆,北方食之。又《别录》中品,有芜荑。说者谓即榆荚仁酝为酱者。”
临床应用:
现代多用于泌尿系结石,泌尿系感染,乳腺炎等。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风毒流注:榔榆根60g,草珊瑚根、勾儿茶各30g。水煎服。另用鲜叶适量,捣烂敷患处。(《福建药物志》)
2、治创伤出血,外科手术出血:榔榆根皮,研成细粉,高压消毒。撒敷创面。(《浙南本草新编》)
3、治小儿秃疮:榔榆树皮,研末,醋调,涂患处。(《福建药物志》)
临床应用-附注:
本品苦寒,其性疏利,体虚之人慎用。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树皮呈长卷曲状。外表面灰褐色,成不规则鳞片状脱落,有突出的横向皮孔;内表面黄白色。质柔韧,不易折断,断面外侧棕红色,内侧黄白色。气特异,味淡,嚼之有粘液感。
根皮表面灰黄棕色,较平滑。余同树皮。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