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桑耳别名: 桑菌、木麦、桑上寄生、桑檽、桑上木耳、桑鸡性味归经: 味甘,性平。归肝、脾经...
养生
药材名称: 桑耳
别名: 桑菌、木麦、桑上寄生、桑檽、桑上木耳、桑鸡
性味归经: 味甘,性平。归肝、脾经
毒性: 有毒(《别录》)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相关论述: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少小鼻衄,小劳辄出:桑耳熬焦,捣末,每发时以杏仁大,塞鼻中。(《肘后方》)
2、治痔病下血不止:桑耳三两。捣碎。上件毎服一两,以水一大盏,煎取七分,去滓,着椒、葱白、粳米煮作羹,空腹食之。(《圣惠方》)
3、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气虚竭:桑耳二两半,鹿茸十八铢。上二味以醋五升渍,炙燥渍尽为度,治下筛。服方寸匕,日三。
4、治崩中,带下:桑耳烧令黒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3-4方出自《千金要方》)
5、治血崩:桑耳灰二分,香附末三分。淡醋汤空心调服。(《本草经疏》)
6、治咽喉闭塞不通:桑上白耳不拘多少。上一味,捣罗为末,以生蜜浸。每用半匙,绵裏含化,旋旋咽下。须臾即通。(《圣济总录》)
7、治妇人胞宫症聚(肿瘤):桑耳l0-15g,淮山药15g,水蛭6g。共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10d为1疗程。(《药用寄生》)
8、治心下隐痛:桑耳烧存性,热酒服二钱。(《濒湖集简方》)
9、治留饮宿食:桑耳二两,巴豆一两(去皮)。五升米下蒸过,和枣膏捣丸麻子大。每服一二丸,取利止。(《纲目》引《范汪方》)
10、治遗尿且涩:①桑耳为末,每酒下方寸匕,日三服。(《圣济总录》)②桑耳、龙骨各三分,矾石、阿胶(炙)各二分。上为散。空腹,米饮汤下,一日三服。(《普济方》)
11、治面上黑斑:桑耳焙研,毎食后热汤下一钱。(《纲目》引《摘玄方》)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