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鮧鱼涎性味归经: 味甘、咸,性凉,归肺、脾、肾经毒性: 无毒药材分类: 动物中药材概述:...
养生
药材名称: 鮧鱼涎
性味归经: 味甘、咸,性凉,归肺、脾、肾经
毒性: 无毒
药材分类: 动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注意事项:
1、反荆芥。
2、不可用牛、羊油煎炸。
功效-相关论述:
《本草图经》:“主三消。”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三消:生(鮧)鱼涎,溲黄连末作丸。饭后乌梅煎饮,下五七丸。(《本草图经》)
2、治小儿疳渴,饮水无度:以大鲇鱼一头,先烧一地坑令红,投鱼坑中,使以蛤粉,专令一人掺在鱼上,须臾取出,用芦刀割(刮)下粉,入麝香少许拌匀,和丸萝卜子大。每服五丸,桶绳根煎汤送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临床应用-附注:
鲶鱼的胸鳍棘及其外包皮膜构成毒器,被刺伤后即感剧痛,创口出血,一般不红肿。故注意勿被刺伤,药用时去除有毒部分。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常年均可捕捞,捕得后,将其悬挂,收取分泌的粘液,鲜用。
动物学信息-动物属种:
动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动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