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土荆皮拉丁文名: Pseudolaricis Cortex别名: 罗汉松皮、土槿皮、荆树...
养生
药材名称: 土荆皮
拉丁文名: Pseudolaricis Cortex
别名: 罗汉松皮、土槿皮、荆树皮、金钱松皮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温
毒性: 有毒
药材分类: 植物
医保类型: 医保(土荆皮)
中药材概述:
土荆皮,中药名。为松科金钱松属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Nelson)Rehd.的根皮或近根树皮。具有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的功效。主治体癣、手足癣、头癣等多种癣病,湿疹,皮炎,皮肤瘙痒。
功效-功能:
祛风除湿,杀虫止痒。
功效-主治:
主要用于体癣、手足癣、头癣等多种癣病,湿疹,皮炎,皮肤瘙痒。
功效-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醋或酒浸涂擦,或研末调涂患处。
功效-不良反应:
1、小鼠静脉给药后,岀现痉挛,头颈部强直,5分钟左右痉挛缓解,呈无力弛缓状态、张口呼吸等中毒症状,3小时后逐渐恢复,死亡多在24小时内。土荆皮甲酸对大鼠及狗的中毒作用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有厌食、呕吐、稀便、便血,病理检査见肠壁血管高度扩张,肠黏膜破坏岀血。但对狗的心、肝、肾、脑及其他脏器未见有显著的病理变化。对胃肠黏膜的损害随剂量增大而加重。土荆皮乙酸给猴的总剂量达0.882克时,除骨髓象检査可见粒细胞增生及轻度核左移倾向外,未见其他脏器的功效及组织学的异常变化。
2、由于只作外用,其毒性只是在实验动物的症状表现,故目前尚缺乏有关中毒报道及其救治。
3、其预防措施为严格控制使用剂量,不可内服。
功效-注意事项:
本品有毒,只供外用,不宜内服。
功效-化学成分:
根皮含土荆皮酸、β-谷甾醇、鞣质、挥发油、多糖等。
功效-药理作用:
1、抗真菌作用:所含的有机酸、乙醇浸膏及苯浸膏,对我国常见的10种致病真菌均有一定的抗抑作用。
2、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以土荆皮醇提取物制成10%止血粉,对犬股动脉切口、断肢出血及肝脾切口的止血作用良好。
3、此外,土荆皮还有抗生育、抗癌等作用。
功效-毒理作用:
土荆皮酸A和B小鼠静脉给药的LD50及其95%可信限分别为485(430-548)mg/kg和423(404-442)mg/kg;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396(347-453)mg/kg和316(285-351)mg/kg。土荆皮酸A皮下注射的LD50为311(303-319)mg/kg;大鼠口服的ED50(抗早孕)、LD50及95%可信限各是14.5(11.7-17.7)mg/kg和219(193-250)mg/kg,得治疗指数15.2;LD5和ED95分别为138(104-182)mg/kg和33(21-50)mg/kg,得安全指数4.3。土荆皮酸B大鼠口服的ED50、LD50及其95%可信限各是9.3(8.3-10.5)mg/kg和130(114-149)mg/kg,治疗指数为14.1;LD5和ED95分别为84(64-110)mg/kg和27(22-31)mg/kg,安全指数为3.2。土荆皮酸A对犬口服给药的中毒症状主要在消化系统,有厌食、呕吐、稀便、肠粘膜出血。对犬的心、肝、肾、脑及其他脏器未见明显病理变化。它对肠粘膜的损害随剂量增大而加重,提示给药时应注意胃肠道反应。
临床应用:
1、体癣、手足癣、头癣等多种癣病:以外用治癣为主,可单用浸酒涂擦或研末加醋调敷。现多制成10%-50%土槿皮酊,或配合水杨酸、苯甲酸等制成复方土槿皮酊外用,如鹅掌风药水(《中国药物大全》)。
2、湿疹,皮炎,皮肤瘙痒:可单用浸酒外擦,或配大黄、苦参、黄柏等同用。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土荆皮配雄黄:土荆皮辛温有毒,能杀虫止痒;雄黄功能解毒杀虫。两药配伍,可增强其解毒杀虫止痒作用。适用于疥癣。
临床应用-鉴别用药:
土荆皮(土槿皮)与木槿皮:二者外用均有杀虫止痒的功效,治疗皮肤疥癣。土荆皮辛温有毒,功专杀虫止痒,专治皮肤疥癣,多不内服。木槿皮甘苦凉,除杀虫止痒还可清热利湿,除外用治疗皮肤疥癣外,还可内服治疗带下泻痢。
临床应用-相关药品:
复方土荆皮酊、癣湿药水(鹅掌风药水)、洁尔阴泡腾片(洗液)。
临床应用-相关方剂:
土荆皮散(《青囊立效秘方》)、洗癣酊(《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春、秋两季采挖,剥取根皮,除去外粗皮,洗净,晒干。
加工保存-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丝,干燥。
加工保存-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药材鉴别-鉴别:
1、本品粉末淡棕色或棕红色。石细胞多,类长方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分枝状,直径30-96μm,含黄棕色块状物。筛胞大多成束,直径20-40μm,侧壁上有多数椭圆形筛域。黏液细胞类圆形,直径100-300μm。树脂细胞纵向连接成管状,含红棕色至黄棕色树脂状物,有的埋有草酸钙方晶。木栓细胞壁稍厚,有的木化,并有纹孔。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土荆皮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土荆皮乙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4∶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C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根皮呈不规则的长条状或稍扭曲而卷成槽状,长短及宽度不一,厚2-5mm,外表面粗糙,深灰棕色,具纵横皱纹,并有横向灰白色皮孔,栓皮常呈鳞片状剥落。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平坦,有细致的纵向纹理。质坚韧,折断面裂片状。树皮呈板片状,栓皮较厚,外表面龟裂状,内表面较粗糙。气微,味苦涩。以片大而整齐、黄褐色者为佳。
药材鉴别-饮片性状:
为不规则的丝片状,宽约0.3cm。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松科金钱松属植物金钱松。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40m,胸围达1.5m,树干直,树皮灰褐色,粗糙,不规则鳞片状开裂。一年生枝淡红褐色或淡红黄色,有光泽,老枝及短枝呈灰色或暗灰色。叶线形,柔软,扁平,长2-5.5cm,宽1.5-4mm,先端锐尖或尖,上面绿色,中脉稍明显,下面蓝绿色,中脉明显,每边有5-14条气孔线,长枝上叶辐射伸展,短枝上叶簇生。雄球花黄色,圆柱状,下垂;雌球花紫红色,直立,椭圆形,长约1.3cm,有短梗。球果卵圆形或倒卵圆形,长6-7.5cm,径4-5cm,熟时淡红褐色;中部种鳞卵状披针形,长2.8-3.5cm,两侧耳状,先端钝有凹缺,脊上密生短柔毛;苞鳞长约种鳞的1/4-1/3,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齿。种子卵圆形,白色,种翅三角状披针形,淡黄色或淡褐黄色,有光泽。花期4-5月,果熟期10-11月上旬。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多为栽培。
植物学信息-道地产区:
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多为栽培。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00-1500m的山地针、阔叶树混交林中。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