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蟹别名: 郭索、无肠公子、螃蟹、横行介士、毛蟹、稻蟹、方海、胜芳蟹、河蟹、淡水蟹、毛夹子...
养生
药材名称: 蟹
别名: 郭索、无肠公子、螃蟹、横行介士、毛蟹、稻蟹、方海、胜芳蟹、河蟹、淡水蟹、毛夹子、大闸蟹、方蟹
性味归经: 味咸,性寒。归肝、胃经
药材分类: 动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注意事项:
功效-相关论述:
临床应用:
治疗漆疮。
油炸藕蟹:
功效:健脾止泻。对慢性肠炎、腹泻、消化不良、肌肤甲错。脚气病有疗效。
原材料:嫩藕250克,螃蟹200克。胡萝卜1个,植物油、面粉、精盐、葱段各适量。
做法:把藕、胡萝卜切丝,螃蟹取肉,洗净。将面粉调糊,把藕丝胡萝卜丝、蟹肉、葱段、精盐在糊中拌匀,做成团后下油锅炸,炸成金黄色。
用法:随餐食用。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湿热黄疸:蟹烧存性研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日服二次。(《濒湖集简方》)
2、治骨折离脱:生蟹捣烂,以热酒倾入,连饮数碗,其渣涂之,半日内,骨内谷谷有声即好;干蟹烧灰,酒服亦好。(《唐瑶经验方》)
3、治跌伤疼痛:活河蟹雌雄各1只(愈大愈好),加上陈酒1kg,熬煮0.5小时,然后取酒待温,分1-3次服完。每于服后,盖被酣睡2小时。[《江苏中医》1966(5):17河蟹酒]
4、治闪腰岔气:螃蟹1个,焙干研末,黄酒冲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5、治产后小腹作痛及吹乳,乳痈:螃蟹一个,烧存性,研末。空心,好酒一盏调服。(《种杏仙方》)
6、治拍蟹毒(虎口疔),大指次指隔界处忽生肿毒,痛不可忍:鲜蟹研烂涂患处。(《医便》)
临床应用-附注: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动物学信息-动物属种:
动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动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1)中华绒螯蟹:头胸甲圆方形,后半部宽于前半部,额宽分4齿,前侧缘有4锐齿。螯足雄性较雌性大,掌节与指节基部的内外侧密生绒毛,步足最后3对较为扁平,腕节与前节有刚毛。腹部雌圆雄尖,表面橘红色或土黄褐色。肢多脱落,壳硬脆,体软。气腥,味咸。
(2)日本绒螯蟹:头胸甲前窄后宽,额宽约当头胸甲最宽处的1/3,前缘分4齿,中间2齿钝圆,两侧齿尖锐,额后突起不及中华绒螯蟹锋锐。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