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鸭脚木叶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凉药材分类: 植物中药材概述: 鸭脚木叶,中药名。为五加...
养生
药材名称: 鸭脚木叶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凉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研末为丸。外用:适量,捣汁涂;或酒炒敷。
功效-注意事项:
《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虚寒者及孕妇忌服。”
功效-化学成分:
1、叶中含3-表白桦脂酸-3-O-硫酸酯-28-O-[α-L-吡喃鼠李糖(1→4)-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积雪草酸,积雪草甙,3α-羟基乌苏酸-12-烯-23,28-二酸,威岩仙皂甙D,鹅掌紫熊果酸皂甙A、B、C、D、E和F,鹅掌柴齐墩果酸皂甙B、D、E、F,3α,11α-二羟基羽扇豆-20(29)-烯23,38-二酸,3α-羟基羽扇豆-20(29)-烯-23,38-二羧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白桦脂酸-3-O-硫酸酯,3α,11α-二羟基羽扇豆-20(29)-烯-23,28-儿羧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3-表白桦脂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3-表白桦脂酸-3-O-β-D-葡萄糖甙-28-O-[α-L-吡喃鼠李糖(1→4)-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3-表白桦脂酸-3-O-β-D-6′-乙酰葡萄糖-28-O-[α-L-吡喃鼠李糖(1→4)-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
2、花中含3α-羟基羽扇豆-20(29)-烯-23,28-二酸。
功效-相关论述:
1、《中国药用植物图鉴》:“枝叶(捣)敷枪伤处,能使子弹脱出。”
2、《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活血祛瘀。”
3、《广西本草选编》:“治跌打损伤,漆疮,风疹,湿疹,疳积入眼(角膜软化症)。”
4、《全国中草药汇编》:“止痒。外用治过敏性皮炎。”
5、《台湾药用植物志》:“利尿,烧之成灰,可治水肿。”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感冒发热:①鸭脚木叶1500-2000g,煮水洗澡取汗。或鸭脚木叶250g,救必应皮500g,土独活60g,晒干为末。每服12g,开水送服。(《广东省惠阳地区中草药》)②鸭脚木叶15g,五指风15g,路边菊15g,芦根30g。煎水服。(《梧州地区中草药》)
2、治风疹,漆疮:鲜鸭脚木叶适量。水煎熏洗。(《广西本草选编》)
3、治湿疹:鸭脚木叶适量,煎水外洗;或配九里明、漆大伯、感冒草、六月苓各适量,浓煎外洗。(《广东省惠阳地区中草药》)
4、治烧伤:鲜鸭脚木叶适量,捣烂取汁,用棉签蘸涂患处。另取鸭脚木叶60g。水煎服。(《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
5、治风湿骨痛:鲜鸭脚板叶15-30g。水煎服,每日2次。(《文山中草药》)
6、治跌打肿痛:鸭脚木叶1500g,扫把枝叶500g。晒干研末,米汤调为丸,每丸重3g。酒化内服或外涂,每日3次,每次3丸。(《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
7、治外伤剧痛:鲜鸭脚木叶60g。水煎服。(福州军区《中草药手册》)
8、治外伤出血:鲜鸭脚板叶适量。捣烂,包敷创面。(《文山中草药》)
9、治疳积入眼(角膜软化症)鲜鸭脚木叶适量。捣烂敷患眼。(《广西本草选编》)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多为鲜用。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植物学信息-生长见习:
植物学信息-繁殖方式:
植物学信息-栽培技术: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