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燕麦草别名: 乌麦、野麦草、铃铛麦、爵麦、杜姥草性味归经: 味甘,性平,归肾、肺经药材分...
养生
药材名称: 燕麦草
别名: 乌麦、野麦草、铃铛麦、爵麦、杜姥草
性味归经: 味甘,性平,归肾、肺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燕麦草,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野燕麦AvenafatuaL.和光稃野燕麦AvenafatuaL.var.glabrataPeterm.的全草。均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具有收敛止血,固表止汗之功效。常用于吐血,便血,血崩,自汗,盗汗,白带。
功效-功能:
收敛止血,固表止汗。
功效-主治:
吐血,便血,血崩,自汗,盗汗,白带。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功效-注意事项:
表邪未尽的汗出者忌用;对麸质过敏者慎用。
功效-药理作用:
1、降低血胆固醇。
2、控制血糖。
3、改善便秘。
4、促进伤口愈合。
5、预防更年期障碍。
6、预防骨质疏松。
7、其他作用:预防贫血,控制体重。
功效-相关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收敛止血,固表止汗。主治白带,便血。”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汗出不止:燕麦全草50g,水煎服,或加米糠25g。(《湖南药物志》)
2、治妇女红崩:燕麦草配鸡鲜血和酒炖服。(《四川中药志》)
临床应用-附注:
由家燕麦加工制得的燕麦粉能明显地降低高脂血症大鼠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血清β-脂蛋白的含量。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在未结实前采割全草,晒干。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茎秆直立,高30-100cm。叶鞘紧密贴生于秆,外被柔毛;叶舌长1.5-2mm,先端有不规则的裂齿;叶片长5-70cm,宽2-8mm,两面被毛或背面无毛。气微,味甘。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禾本科燕麦属野燕麦、光稃野燕麦。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1、野燕麦:一年生草本。秆直立,光滑,高60-120cm,有2-4节。叶鞘光滑或基部有毛;叶舌透明膜质,长1-5mm;叶片扁平,长10-30cm,宽4-12mm,微粗糙,或表面及边缘疏被柔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25cm,分枝有棱角;小穗长18-25mm,有2-3朵小花,其柄弯曲下垂,先端膨胀;小穗轴密被淡棕色或白色硬毛,其节脆硬,多断落;颖草质,几相等,通常有9脉;外稃质地坚硬,第1外稃长15-20mm,背面中部以下常有较硬的毛,芒自外稃中部稍下处伸出,长2-4cm,膝曲,芒柱棕色,扭转;雄蕊3,子房无毛。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纵沟,长6-8mm。花、果期4-9月。2、光稃野燕麦:本种形态与野燕麦基本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外稃光滑无毛。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我国南北各地。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1、野燕麦:生于荒芜田野。2、光稃野燕麦:生于山坡草地、路旁及农田中。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