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杨树花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大肠经毒性: 无毒药材分类: 植物中药材概述: 杨树花,...
养生
药材名称: 杨树花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大肠经
毒性: 无毒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杨树花,中药名。为杨柳科植物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Carr.、加拿大杨PopuluscanadensisMoench或同属数种植物的雄花序。毛白杨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河南等地。加拿大杨我国除广东、海南、云南、西藏外,各地均有引种。具有清热解毒,化湿止痢之功效。常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
功效-功能:
清热解毒,化湿止痢。
功效-主治:
细菌性痢疾,肠炎。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热熨。
功效-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慎服。
功效-药理作用:
1、抑菌杀菌作用。
2、增强抵抗力。
3、抗炎抗应激作用。
功效-相关论述:
1、《日华子本草》:“煎汤洗恶疮疥癣。”
2、《本草纲目》:“煎水漱牙痛,服之解砒毒,烧灰油调涂汤火伤。”
临床应用:
治疗细菌性痢疾。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治鸡爪疯:白杨花挂穗装入布袋,如手掌少加宽大,将疯手伸入袋内花穗中间,外用热熨斗熨烙,穗干另换,如此数遍。(《续回生集》)
临床应用-附注:
同属植物山杨PopulusdavidianaDode,小叶杨PopulussimoniiCarr.,青杨PopuluscathayanaRehd.和钻天杨Populusnigravar.italica(Moench)Koehne的雄花序亦作杨树花药用。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春季现蕾开花时,分批摘取雄花序,鲜用或晒干。
加工保存-炮制方法:
其原药材,除去杂质,或切碎。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1、药材性状
(1)毛白杨花:雄花序长条状圆柱形,长6-10cm,直径0.4-1cm,多破碎,表面红棕色或深棕色。芽鳞多紧抱而成杯状,单个鳞片宽卵形,长0.3-1.3cm,边缘有细毛,表面略光滑。花序轴上具多数带雄蕊的花盘,花盘扁,半圆形或类圆形,深棕褐色;每雄花雄蕊6-12,有的脱落,花丝短,花药2室,棕色。苞片卵圆形或宽卵圆形,边缘深尖裂,具长白柔毛。体轻。气微,味微苦、涩。
(2)加拿大杨花:雄花序较短细。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芽鳞片常分离成梭形,单个鳞片长卵形,长可达2.5cm,光滑无毛。花盘黄棕色或深黄棕色;雄蕊15-25枚,棕色或黑棕色,有的脱落。苞片宽卵圆形或扇形,边缘呈条片状或丝状分裂,无毛。体轻,气微,味微。
以花序粗长、身干、完整者为佳。
2、饮片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由若干小花组成,淡黄色或黄棕色,质疏松而柔软。无臭,味淡。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杨柳科植物毛白杨。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1、毛白杨:乔木,高达30m。树皮灰绿色或灰白色,皮孔菱形散生,或2-4连生,老树干基部黑灰色,纵裂。芽卵形,花芽卵圆形或近球形,微被毡毛。长枝叶阔卵形或三角形状卵形,长10-15cm,宽8-13cm,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或平截,边缘具波状牙齿;叶柄上部侧扁,长3-7cm,先端通常有2-3(-4)个腺点;短枝叶通常较小,卵形或三角状卵形;边缘具深波状牙齿,叶柄稍短于叶片,侧扁,先端无腺点。雄花序长10-14(-20)cm;雄花苞片约具10个尖头,密生长毛,雄蕊6-12,花药红色;雌花序长4-7cm,苞片尖裂,边缘具长毛;子房长椭圆形,柱头2裂,粉红色。果序长达14cm;蒴果2瓣裂。花期3-4月,果期4-5月。 2、加拿大杨:又名欧美杨。大乔木,高达30余米。干直,树皮深沟裂;萌枝及苗茎棱角明显。芽大,先端弯曲,富粘质。叶片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长7-10cm,长枝和萌枝叶较大,长10-20cm。一般长大于宽,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宽楔形,边缘半透明,具圆锯齿,近基部有短缘毛;叶柄侧扁而长。雄花序长7-15cm,花序轴光滑,每花有雄蕊15-25(-40);苞片不整齐,丝状深裂,花盘全缘,花丝细长;雌花序有45-50朵花,柱头4裂。果序长达27cm,蒴果卵圆形,长约8mm,2-3瓣裂。花期4月,果期5-6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1、毛白杨: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河南等地。 2、加拿大杨:我国除广东、海南、云南、西藏外,各地均有引种。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1、毛白杨:喜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温和平原地区,亦有栽培。 2、加拿大杨:喜生于温暖湿润的地区。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