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芸薹子别名: 油菜籽、芸苔子、芸薹籽性味归经: 味辛、甘,性平,归肝、大肠经药材分类: ...
养生
药材名称: 芸薹子
别名: 油菜籽、芸苔子、芸薹籽
性味归经: 味辛、甘,性平,归肝、大肠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注意事项:
阴血虚,大便溏者禁服。
功效-相关论述:
1、《千金·食治》:“主梦中泄精。”
2、《本草求原》:“接骨。”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血晕极效,及治孕妇九窍出血:芸薹子、当归各1.5g,白芍、官桂各1.5g,共为末,每服9g,以酒、童便各半盏调,灌下立止。(《胎产辑萃》)
2、治肾黄,病人手足拘急,眠卧艰难:芸薹子、蒿苣子各30g,上二味,同研如泥,入新汲水一盏,搅和后,以生绢滤取汁,顿服之。(《圣济总录》)
3、治大便秘结:芸薹子30g,上以酒一大盏和研去滓,煎五七沸,无时温服一合。(《证治准绳》)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4-6月间,种子成熟时,将地上部分割下,晒干,打落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加工保存-炮制方法:
1、芸薹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捣碎。
2、炒芸薹子:取净药材,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表面爆裂,取出,筛去灰屑。
加工保存-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蛀,防潮。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1、药材性状:种子近球形,直径1.5-2mm。表面红褐色或棕黑色,放大镜下观察具有网状纹理,一端具黑色圆点状种脐。破开种皮内有子叶2片,肥厚,乳黄色,富油质,沿中脉相对摺,胚根位于2纵摺的子叶之间。气微,味淡。以子粒饱满、色泽光亮者为佳。
2、饮片性状:炒芸薹子形如芸薹子,表皮破裂,色泽加深,气微香,味淡。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