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紫麻别名: 小麻叶、水麻叶、柴苎麻、白水苎麻、大毛叶、火麻条、小青麻、水麻泡、野麻、假山...
养生
药材名称: 紫麻
别名: 小麻叶、水麻叶、柴苎麻、白水苎麻、大毛叶、火麻条、小青麻、水麻泡、野麻、假山麻、雪果
性味归经: 味甘,性凉。归肺、胃经
毒性: 无毒(《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紫麻,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紫麻Oreocnidefrutescens(Thunb.)Miq.的全株。分布于华南、西南及陕西、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清热解毒,行气活血,透疹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跌打损伤,牙痛,麻疹不透,肿疡。
功效-功能:
清热解毒,行气活血,透疹。
功效-主治:
感冒发热,跌打损伤,牙痛,麻疹不透,肿疡。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水煎含漱。
功效-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慎用。
功效-相关论述:
1、《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止血。”
2、《福建药物志》:“行气,活血。治跌打损伤,牙痛,小儿麻疹发热。”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治跌打损伤:紫麻叶、金钱草、红牛膝、酸浆草各15-30g,炖酒服。(《土家族药物志》)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全株有毛,长达lm。茎上有棱槽。叶皱缩,展平后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2cm,宽1.7-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叶柄长1-4cm。果实卵形。气微,味微甜。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荨麻科植物紫麻。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紫麻,又名大叶麻、长梗紫苎麻。小灌木,高1-3m。分枝上部生短伏毛。叶互生,多生于茎或分枝的顶部或上部;叶柄长1-4cm;托叶披针形,早落;叶片卵形或狭卵形,长4-12cm,宽1.7-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牙齿,上面粗糙,疏生短毛,枝条上部叶的下面常密生交织的白色柔毛,下部叶的下面疏生短毛,钟乳体点状;基生脉3条。雌雄异株;花小,无柄,簇生于落叶腋部或叶腋;雄花的花被片3,卵形,长约1.5mm,雄蕊3;雌花序球形,直径约3mm,近无柄,花被管状,柱头盾形,密生一簇长毛。瘦果卵形,长约lmm。花期3-4月,果期6-7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南、西南及陕西、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生于山谷、溪边、林下湿地。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