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白竻薳别名: 白茨叶、白花叶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脾经药材分类: 植物中药...
养生
药材名称: 白竻薳
别名: 白茨叶、白花叶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脾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相关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梗:洗螆癞。
2、《本草求原》:梗:治烂脚,螆疥,消疮。
3、《分类草药性》:叶:涂刀伤,生肌。
4、《生草药手册》:洗皮肤热毒。
5、《福建中草药》:消肿解毒。
临床应用:
1、治腿脓疡:鲜白e适量,和冷粥捣烂敷患处。(《闽南民间草药》)
2、治蛇头疔:鲜白e适量,冷饭少许,共捣烂敷患处。(《闽南民间草药》)
3、治项痈:鲜白花嫩叶加红糖、食盐、冷米饭,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4、治胃痛:白茎叶五钱,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多年生攀援状灌木,高1-7m。树皮灰白色,枝条具皮孔,有刺。复叶互生;叶柄长2-6cm,常有刺;小叶通常3片,少有5片,纸质,有短柄;小叶片长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cm,宽2.5-4.5cm,先端急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楔形。伞形花序顶生,常3-10个聚合成总状花序或复伞形花序,单生者少;花萼具5小齿,无毛,长约1.5mm;花瓣5片,白色带淡黄色,三角形,长约2mm;雄蕊5;雌蕊单一,子房下位,2室,花柱2,中部以下合生。果球形,稍倾向压扁,长3-4mm,黑色。花期7-8月。果期11-12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分布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四川、江西、湖南等地。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生于溪边,山脚、路旁及丘陵地的灌木丛中。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