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白苏叶别名: 荏叶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归肺、脾经毒性: 无毒药材分类: 植物中药材概...
养生
药材名称: 白苏叶
别名: 荏叶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归肺、脾经
毒性: 无毒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注意事项:
功效-化学成分:
功效-药理作用:
1、对神经系统作用:小鼠灌服白苏叶甲醇提取物2g/kg,可使腹腔注射环已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延长84%。挥发油主要有效成分系紫苏醛和豆甾醇。叶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紫苏醛,左旋柠檬烯,紫苏酮,香薷酮,肉豆蔻醚和莳萝油脑化学类型化合物,各以要当于提取物2g/kg的量给小鼠口服,也有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作用,其中含莳罗油脑和肉豆蔻醚型化合物的叶提取物作用最强。
2、轻泻作用:含紫苏酮型物质(PK)的叶提取物1g/kg口服,可能性显着促进小鼠小肠内容物推进,0.25g/kg剂量即有此作用。将PK类物质继续分离得到的紫苏酮19mg/kg促进小肠内容物推进率可达138%,在3.8-15mg/kg剂量依赖性试验中,口服15mg/kg时作用达峰值,口服的ED50为11.0mg/kg。将PK15mg/kg、60mg/kg注入十二指肠,也可使小肠内容物推进增国中。在体外空肠纵行肌孵育液中加入10-6g/kg、10-5g/ml、和10-4g-ml的PK,有剂量依赖性松弛作用。而10-5g/kg的PK剂,它可刺激环形肌蠕动,松弛纵行肌。
3、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白苏叶汁给小鼠腹腔注射,可使腹腔渗出液中中性粒细胞聚积。叶汁还可使造模而升的高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下降。白苏叶的抗过敏物质在体外有直接抑制巨噬细胞产生TNF的能力。白苏提取物还能抑制IgE产生。
4、抑菌作用:白苏叶中得到的白苏油对接种和自然泻染的细菌(变形杆菌)、真菌(酵母菌、黑曲霉菌和青霉)均有抑制醛、蒎烯、柠檬烯成分的提取液口服可延长感染绿脓杆菌的小鼠存活率。
5、其他作用:从白苏中得到的化合物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可治疗痛风。白苏子全草热水提取物100μg/ml对牛心磷酸二酯酶的抑制活性平均为36.2%,其中的三氯甲烷(CHCI3)可溶性组分抑制活性为62.6%,不溶于CHCI3组分几乎无抑制活性。
功效-毒理作用:
紫苏酮小鼠口服的LD50为78.9mg/kg,腹腔注射的LD50为13.6kmg/kg。另有报道紫苏酮给小鼠腹腔注射,雄性小鼠LD50为6mg-kg,雌性小鼠为2.5mg/kg。给母牛静脉注射约30mg的紫苏酮10h后可引起呼吸系统症状,3天后死亡。19mg/kg剂量给绵绵羊静注,也会有呼吸系统不良反应,但5天后有所恢复。紫苏酮给绵羊灌服40mg/kg,仍可存活。小鼠腹腔注射10mg/kg,24小时内死亡,并可见广泛肺水肿和腹腔渗出物。15mg/kg、20km/kg、25mg/kg的紫苏酮给在体羊肺血液灌流,可增加肺微血管渗透作用,使肺血管外分泌物增多,出现严重肺水肿。
功效-相关论述:
1、《别录》:主调中,去臭气。
2、《食疗本草》:治男子阴肿。
3、《本草拾遗》:捣敷虫咬。
4、《日华子》:调气,润心肺,长肌肤,益颜色,消宿食,止上气咳嗽,去狐臭,敷蛇咬。
5、《滇南本草》:治伤寒发热、无汗头疼,一切风寒,痰涌结而霍乱转筋,咳嗽吐痰,小儿风症。定痛止喘。
6、《生草药性备要》:下气,除风湿。
7、《福建药物志》:散寒解表,理气消胀。主治流感,感冒。腹部胀痛,咳嗽,风湿痹痛,疟疾,鱼及蟹中毒,背痈。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感冒风寒:白苏15g。水煎,加冰糖调服后睡取微汗。(江西《草药手册》)
2、治寒湿腹胀痛,鱼蟹中毒:干白苏全草21g,生姜9g。水煎,用炒食盐少许冲服。(《福建中草药》)
3、治冷痢:白苏茎叶9-15g,红糖少许。酌加开水炖服。
4、治蛔虫:白苏叶,研末,每次用3g(小儿酌减),调白糖6g,用开水送下,每日早晚和饭前服1次。(3、4方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