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赤茯苓别名: 赤苓、赤茯性味归经: 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膀胱经药材分类: 植物中药...
养生
药材名称: 赤茯苓
别名: 赤苓、赤茯
性味归经: 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膀胱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注意事项:
功效-相关论述:
1、《药性论》:“破结气。”
2、《本草纲目》:“泻心小肠膀胱湿热,利窍行水。”
3、《本草再新》:“益心气,健中和脾,润肺,燥湿。治泻痢。”
4、陶弘景:茯苓赤色者利。”
5、《本草通玄》:“赤茯苓但能泻热行水,并不及白茯苓之多功也。”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小便白浊不利,时作痛:赤茯苓、沉香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点,食后临卧服之。(《鸡峰普济方》茯苓汤)
2、治心肾气虚,神志不守,小便淋沥或不禁,及遗泄白浊:赤茯苓、白茯苓各等分。上为末,以新汲水按洗,澄去新沫,控干,别取地黄汁,同好酒熬成膏,搜和为丸,如弹子大,空心盐酒嚼下。(《三因方》张真君茯苓丸)
3、治胸胁逆满胀渴:赤茯苓(去黑皮)一两,人参半两。上二味粗捣筛,以水三盏,煎取一盏半,云滓,分温三服。(《圣济总录》茯苓汤)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