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大驳骨丹别名: 鸭仔花、逼迫树、大还魂、大驳节、大接骨草、救命王、大驳骨、鸭公青、十月青...
养生
药材名称: 大驳骨丹
别名: 鸭仔花、逼迫树、大还魂、大驳节、大接骨草、救命王、大驳骨、鸭公青、十月青、大叶驳骨草、黑叶接骨草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平;归心、肺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功效-注意事项:
孕妇慎服。
功效-相关论述:
1、《本草求原》:“专治乳痈,功胜于蒲公英,同黄糖、酒糟捣敷。”
2、《岭南采药录》:“理跌打伤,接合筋骨,取叶捣敷之。”
3、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湿,理跌打。主治骨折,跌打扭伤,风湿性关节炎,创伤红肿,肋间神经痛。”
4、《全国中草药汇编》:“活血散瘀。主治腰腿痛,外伤出血。”
5、《广西民族药简编》:“叶水煎服,治肝炎(仫佬族)。”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跌打:大驳骨根15g,山荔枝15g,鸟不企6g,浸酒60g。内服少许,外擦患处;或大小驳骨各15g,透骨消15g,泽兰15g,血见愁15g,两面针根9g。煎水冲酒服。(《广东
省惠阳地区中草药》)
2、治骨折:大驳骨、小驳骨、酢浆草、两面针根(皆鲜用)各30g。捣烂,加黄酒少许,骨折复位后外敷患处,小夹板固定,每日换药1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3、治风湿骨痛:鲜大驳骨、莪术各60g,香附子30g。共捣烂,酒炒敷患处。(《梧州地区中草药》)
4、治胃气痛:大驳骨根30g,树邦子30g,细叶白兰香15g。煎水调白糖服。
5、治外伤出血:大驳骨叶晒干为末,外撒伤口。(4-5方出自(《广东省惠阳地区中草药》)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茎枝圆柱形,多切成段,长4-6cm,直径0.6-1cm。表面光滑,微具纵棱,灰绿色或棕黄色,节部膨大,略带紫色,断面中空有髓。叶对生,具短柄;叶片椭圆形,革质,长10-15cm,宽3-6cm,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叶面青绿色,叶背黄绿色,微显光亮,无毛。气微,味微辛。
以茎枝细、叶多、色青绿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