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大金钱草别名: 铜钱草、路边黄、走游草性味归经: 味甘、咸,性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
养生
药材名称: 大金钱草
别名: 铜钱草、路边黄、走游草
性味归经: 味甘、咸,性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化学成分:
过路黄全草含酚性成分、甾醇、黄酮类、氨基酸、鞣质、挥发油及胆碱。点腺过路黄全草中分离出氯化钾和混合糖类,初试尚有黄酮类、皂甙、甙、内酯类和有机酸等反应。
功效-相关论述:
1、王安卿《采药志》:治反胃噎膈,水肿臌胀,黄白火丹,阴症伤寒。
2、《草木便方》:除风毒。癫狗咬伤,捣酒服。疠风,丹毒,生服、(外)涂。
3、《四川中药志》:清血热,清肺止咳,消水肿。治肾结石,胆结石,跌打损伤及疟疾。
4、《重庆草药》:治痨伤咳嗽带血。
临床应用:
1、治黄疸初起,又治脱力虚黄:神仙对坐草三叶,白荷包草、平地木、茵陈各三钱。水煎分三服,早、中、晚下。(《百草镜》)
2、治腹水肿胀:过路黄鲜草适量,捣烂敷脐部。(《上海常用中草药》)
3、治肾虚水肿:四川大金钱草、小茴香。炖猪蹄子服。(《四川中药志》)
4、治石淋:过路黄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5、治胆石病:大金钱草、狗宝。研末,蒸猪肝服。(《四川中药志》)
6、治一切疝气:仙人对坐草、青木香。二味捣汁,冲酒服。(《刘羽仪经验方》)
7、治疔疮:过路黄捣汁,兑淘米水或酒服。(《湖南药物志》)
8、治跌打损伤:过路黄鲜全草,洗净,捣汁一小杯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9、治骨折:四川大金钱草、二郎箭、见血飞,大血藤皮。研末,调麻油包患处。(《四川中药志》)
10、治毒蛇咬:神仙对坐草捣汁饮,以渣敷伤口。(《祝穆试效方》)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全草多皱缩成团,下部茎节上有时着生纤细须根。茎扭曲,直径约1mm;表面红棕色,具纵直纹理;断面实心,灰白色。叶对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宽卵形或心形,全缘,上面暗绿色至棕绿色,下面色较浅,用水浸后,透光可见黑色短条纹;叶柄细长,叶腋有时可见花或果实。气微、味淡。 以叶大、色绿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多年生蔓生草本。茎柔弱,平卧延伸,长20-60cm,表面灰绿色或带红紫色,全株无毛或被疏毛,幼嫩部分密被褐色无柄腺体,下部节间较短,常发出不定根,中部节间长1.5-5(-10)cm。叶对生;叶柄长1-3cm,无毛;叶片卵圆形、近圆形以至肾圆形,长(1.5-)2-6(-8)cm,宽1-4(-6)cm,先端锐尖或圆钝以至圆形,基部截形至浅心形,稍肉质,透光可见密布的透明腺条,干时腺条变黑色,两面无毛,有腺毛。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5cm,通常不超过叶长,花梗幼嫩时稍有毛,多少具褐色无柄腺体;花萼长(4-)5-7(-10)mm,5深裂,分裂近达基部,裂片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以至线形或上部稍扩大而近匙形,先端锐尖或稍钝,无毛,被柔毛或仅边缘具缘毛。花冠黄色,辐状钟形,长7-15mm,5深裂,基部合生部分长2-4mm,裂片狭卵形以至近披针形,先端锐尖或钝,具黑色长腺条;雄蕊5,花丝长6-8mm,下半部合生成筒,花药卵圆形,长1-1.5mm;子房卵球形,花柱长6-8mm。蒴果球形,直径3-5mm,无毛,有稀疏黑色腺条,瓣裂。花期5-7月,果期7-10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植物学信息-生长见习:
植物学信息-繁殖方式:
植物学信息-栽培技术:
1、种子繁殖:因种有硬实性,一般硬实率为40%-90%,播种前需用砂磨3-5分钟或在80-90℃热水中浸2-3分钟,可明显提高发芽率。
2、扦插繁殖:因种子很小,不易采集,苗期生长缓慢,故生产上一般多采用扦插繁殖。南方在5-6月,北方在7-8月植株生长茂盛时,将匍匐茎剪下,每3-4节剪成一段,作为插条。在整好的畦上,按行株距各约20cm开浅窝,每穴栽插2根,入土2-3节,露出地面1-2节,用上压紧,然后盖拌有人畜粪尿的重土1层,约1.5cm厚。扦插后,如天旱无雨,要浇水保苗,以利成活。
植物学信息-病虫防治: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