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刀豆拉丁文名: Canavaliae Semen别名: 挟剑豆、刀豆子、大戈豆、大刀豆、...
养生
药材名称: 刀豆
拉丁文名: Canavaliae Semen
别名: 挟剑豆、刀豆子、大戈豆、大刀豆、刀鞘豆、白凤豆、刀板仁豆、刀巴豆、马刀豆、卡肖
性味归经: 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
药材分类: 植物
医保类型: 医保(刀豆)
中药材概述:
刀豆,中药名。为豆科刀豆属刀豆Canavalia gladiata(Jacq.)DC.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温中下气,益肾补元的功效。主治虚寒呃逆,肾虚腰痛。
功效-功能:
温中下气,益肾补元。
功效-主治:
1、呃逆:刀豆温中下气,擅于吐呃。凡虚寒呃逆不止,用之有效。
2、腰痛:刀豆有益肾补元之功,肾虚腰痛者用之。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烧存性研末。
功效-不良反应:
1、过量服用刀豆,1-2小时后可发生中毒反应,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多次呕吐后发生痉挛性抽搐,随即昏迷,心率略快,血压偏高,昏迷可持续1-2日。持续性、痉挛性抽搐,2-3分钟1次,每次持续数秒不等,连续抽搐则发绀。
2、预防中毒是将用量控制在安全范围。
功效-注意事项:
胃热炽盛者禁服。
功效-化学成分:
种子含蛋白质28.75%,淀粉37.20%,可溶性糖7.50%,类脂物1.36%,纤维6.10%及灰分1.90%。还含有刀豆氨酸、刀豆四胺、γ-胍氧基丙胺、氨丙基刀豆四胺和氨丁基刀豆四胺。种子中还含刀豆球蛋白和凝集素。
功效-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刀豆中所含刀豆球蛋白A与核糖、腺嘌呤协同有促进缺血后心功能不全恢复的作用。
2、抗肿瘤作用:伴刀豆球蛋白是一种植物血球凝集素,它可凝集因不同致癌物质引起的变形细胞,有抗肿瘤作用。
3、抗病毒:左旋刀豆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在鸡胚中可抑制Lee流感病毒的繁殖,在组织培养中抑制作用能够更强。
功效-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治风寒湿气,利肠胃,烧灰,酒送下。子,能健脾。”
2、《纲目》:“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呃逆,益肾补元。”
3、《医林纂要·药性》:“和胃,升清,降浊。”
4、《食物考》:“烧灰,利肠止虚呃逆。”
5、《重庆草药》:“行气活血。治肾虚腰痛,疝气,心气痛。
6、《中药材手册》:“补肾,散寒,下气。利肠胃,止呕吐。治肾气虚损,肠胃不和,呕逆,腹痛吐泻。”
7、《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治胸中痞满及腹痛,疗肾气不归元及痢疾。”
8、《青岛中草药手册》:“主治妇女经闭,鼻炎,肝气不舒,中气虚寒等症。”
临床应用:
1、治冷呃:刀豆子,炙存性,酒服钱许。(《兰台轨范》)
2、治气滞呃逆,膈闷不舒:刀豆(取老而绽者,切,炒,研用),每服二三钱,开水下。(《医级》刀豆散)
3、治肾虚腰痛:大刀豆子1对,小茴香6g,吴萸3g,破故纸3g,青盐6g。打成粉,蒸猪腰子吃。
4、治气血不和腰痛:用刀豆子2粒煨酒服。(3-4方出自重庆草药》)
5、治扭伤腰痛:刀豆子15g,泽兰、苦楝子各12g,煎服。(《安徽中草药》)
6、治百日咳:刀豆子10粒(打碎),甘草3g。加冰糖适量,水1杯半,煎至1杯,去渣,顿服。(《江西中医药》)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刀豆配丁香:刀豆甘温,具降逆止呕,温肾助阳之功;丁香辛温,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二药配伍,增强降气止呕,温肾助阳之功。适用于胃寒呃逆,肾阳虚证。
临床应用-相关方剂:
刀豆散(《圣济总录》)。
临床应用-药膳食疗:
蔬菜饭:
1、功效: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呕吐,益肾补元气。
2、原材料:胡萝卜50克,熟鲂仔鱼100克,刀豆20克,海藻干1匙,白米1小杯。
3、做法:胡萝卜洗净、削皮、切丝。海藻清水冲过。一起倒进淘净的白米中,加入1.5杯水,移入电锅内煮熟后,续焖5分钟。刀豆洗净、切丝,和鲂仔鱼一起倒入热水中烫,熟后捞起沥干、和饭拌匀即可食用。
4、用法:当正餐食用。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剥取种子,晒干。
加工保存-炮制方法:
1、刀豆:取原药材,除去硬壳及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2、盐刀豆:取净刀豆,加盐水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变色并具焦斑时,取出,放凉。每刀豆100kg,用食盐2kg。
加工保存-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盐刀豆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药材鉴别-鉴别:
本品横切面:表皮为1列栅状细胞,种脐处2列,外被角质层,光辉带明显。支持细胞2-6列,呈哑铃状。营养层由十多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组成,内侧细胞呈颓废状;有维管束,种皮下方为数列多角形胚乳细胞。子叶细胞含众多淀粉粒。管胞岛椭圆形,壁网状增厚,具缘纹孔少见。周围有4-5层薄壁细胞,其两侧为星状组织,细胞呈星芒状,有大型的细胞间隙。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种子扁卵形或扁肾形,长2-3.5cm,宽1-2cm,厚0.5-1.5cm。表面淡红色、红紫色或黄褐色,少数类白色或紫黑色,略有光泽,微皱缩,边缘具灰褐色种脐,长约为种子的3/4,宽约2mm,其上有类白色膜片状珠柄残余,近种脐的一端有凹点状珠孔,另端有深色的合点,合点与种脐间有隆起的种脊。质硬,难破碎。种皮革质,内表面棕绿色,平滑,子叶黄白色,胚根位于珠孔端,歪向一侧。气微,味淡,嚼之具豆腥气。均以粒大、饱满、色淡红者为佳。
药材鉴别-饮片性状:
1、刀豆:参见“药材”项。
2、盐刀豆:表面有焦斑,味微咸。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豆科刀豆属植物刀豆。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长达3m。茎无毛。三出复叶;叶枘长7-15cm;顶生小叶宽卵形,长8-20cm,宽5-16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阔楔形,侧生小叶偏斜,基部圆形;具短柄;托叶细小。总状花序腋生,花疏,有短梗;苞片卵形,早落;花萼钟状,萼管长约1.5cm,二唇形,上萼2裂片大而长,下萼3裂片小而不明显;花冠蝶形,淡红色或淡紫色,长3-4cm,旗瓣圆形,翼瓣较短,约与龙骨瓣等长,龙骨瓣弯曲;雄蕊10,连合为单体,对着旗瓣的1枚基部稍离生,花药同型;子房具短柄,被毛。荚果大而扁,长10-30cm,直径3-5cm,被伏生短细毛,边缘有隆脊,先端弯曲成钩状;种子10-14颗,长约3.5cm,宽约2cm,厚达1.5cm,种皮粉红色或红色、种脐约占种子全长的3/4,扁平而光滑。花期6-7月,果期8-10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北京地区及长江以南地区有栽培。原产美洲热带地区。
植物学信息-道地产区:
主产于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
植物学信息-生长见习:
喜温暖,不耐寒霜。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而疏松的砂壤土栽培为好。
植物学信息-繁殖方式:
用种子繁殖。
植物学信息-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于4月上旬清明前后播种,由于种皮坚硬,吸水慢,要先用水浸泡一昼夜后再播。按行距60cm,窝距45cm,深10cm挖窝,每窝播种子3-4颗,施猪粪水后,盖火灰及细土约厚4cm。不能使用人粪,因易烂种烂根。
植物学信息-病虫防治:
虫害有斑蝥,咬食花果,可在早晨露水未干不能飞动时,带手套捕捉,用开水烫死,晒干供药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