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福寿草别名: 献岁菊、雪莲、长春菊、岁菊、冰里花、顶冰花、冰凉花、雪莲花、冰郎花性味归经...
养生
药材名称: 福寿草
别名: 献岁菊、雪莲、长春菊、岁菊、冰里花、顶冰花、冰凉花、雪莲花、冰郎花
性味归经: 味苦,性平;归辛、肝、肾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强心,利尿,镇静。
功效-主治:
主要用于心悸,水肿,癫痫。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化学成分:
功效-药理作用:
1、强心作用:侧金盏花全草之浸剂及云南产短柱侧金盏花全草提出之粗甙,可使冷血动物心脏停止于收缩期,用温血动物之离体心脏、在位心脏、衰竭之心肺制备以及心电图研究,均证明了具有强心甙的作用特点。春侧金盏花中含有加拿大麻甙及侧金盏花毒甙,前者作用速度与毒毛旋花予甙相似,所不同者毒性较低、蓄积较弱,并表现利尿作用。苏联所用春福寿草制剂的特点为作用快,在温血动物效力较毒毛旋花子甙及加拿大麻甙弱,由于其吸收不规则,治疗效果也差,临床上有用以代替西地兰。侧金盏花总甙注射液经猫心电图实验观察测得其平均最大耐受量为0.41mg/kg,平均心率不齐量(或中毒量)为0.46mg/kg,平均最小致死量为0.75±0.025mg/kg,治疗宽度和治疗指数与西地兰相近,大于毒毛-K。用鸽法测得总甙的最小致死量为0.77±0.016毫克/公斤。云南产福寿草粗甙对鸽的平均致死量为7.08±0.15mg/kg,比纯甙(猫的平均致死量为0.191mg/kg)效力低得多。
2、吸收、蓄积:侧金盏花浸剂有蓄积作用,但很小。总甙有轻度蓄积性,24小时蓄积率为74.2%,48小时为23.9%。侧金盏花毒甙内服较静脉注射效力低4倍,蓄积性比较低。
3、对中枢的作用:侧金盏花总甙,能抑制小白鼠的自发活动,增加剂量可出现催眠,大剂量对抗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其浸剂亦表现,镇静,侧金盏花属植物的制剂与溴剂合用,可用以治疗过度兴奋、失眠、癫痫;并可拮抗可卡因、印防己毒素引起的惊厥,日本产同属植物A.davurica不仅作为强心剂,而且具有镇痛作用,用于神经痛。
4、其他作用:侧金盏花属植物制剂有利尿作用,对实验性动脉炎亦有疗效。Adonisidum对小白鼠实验性心肌营养不良,可使心、肝碳水化物代谢恢复正常。侧金盏花浸剂静脉注射引起猫呕吐的量为猫最小致死量的52.2%,故其治疗量远在引起呕吐剂量之下,对粘膜无刺激,侧金盏花毒甙治疗量不影响血压,中毒量引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功效-毒理作用:
临床应用:
1、用于降低心率以侧金盏花总甙注射液(每2毫升含总甙O.5mg)静脉注射,对2周以内未用过强心甙类药物,心率每分钟在100次以上的快速心房纤颤以及窦性及室上性心动过违患者1次给予0.5-1mg;对于近2周内用过少量强心剂及有合并症者,均适当减量,1次给0.25-0.5mg。以50%葡萄糖40毫升稀释后缓慢注入。观察56例,1次注射后15分钟以内心率下降30次以上、达到每分钟100次以下,症状和部分体征均有显着改善者22例;心率下降30次以下、10次以上,症状或部分体征有所缓解者29例;无效5例。实践证明,本品降低心率作用迅速而显著,维持时间可达1-3天;心电图显示其作用较温和也较恒定,副作用较少。通常1次注射即能基本控制过快心率,以后口服维持,甚少需要多次注射。
2、治疗慢型克山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用侧金盏花全草提制的侧金盏花甙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0.1mg),行静脉注射,观察14例,其中成人3例,1例首次用0.8mg(立即发生中毒反应),2例首次为0.4mg,均为1次静注,后每日1次平均0.2-0.3mg,最多0.4mg;儿童用量第1天平均为0.2-O.4mg,后每日平均0.2mg。用时均加入25%葡萄糖20-40毫升缓慢静脉注入,时间2-11分钟,平均5分钟左右。用药天数最多25天,最少7无平均12天。治疗结果:治愈2例,心衰症状及体征均消失,X线证实扩大的心脏已复常,活动时心率亦在正常范围;显效7例,症状及大部分体征消失,肝脏回缩明显,X线证实扩大的心脏有缩小,但活动后心率增加;有效4例,稍活动即出现心慌、气短,但水肿明显减轻,肝有回缩,心率略高于正常,循环时间及静脉压略高,肺罗音消失;无效1例。初步观察,本品强心作用迅速,属于一种快速强心甙药物。用药2-6天,即见咳嗽、咳痰(血)、呼吸困难、发绀及肺部罗音消失,静脉压、静脉充盈及循环时间复常,水肿及胸、腹水消退,肝脏回缩,心率减慢。利尿作用出现早,用药后2天尿量即开始增加,持续时间较长。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尚具有镇静作用,表现为用药后病人睡眠时间延长及深度增加。心电图观察表明,本药有使舒张期延长的作用,但不及洋地黄显著;用药5分钟开始心率减慢5-29次,经用药1周心率减慢更为显著。经验认为,应用本品,剂量必须因人因病而异,掌握适当,过低则影响疗效,过大又会造成中毒。一般可参考下列剂量:成人第1天0.3-0.5mg/次,必要时6-8小时1次,后每日1次为0.2-0.3mg。儿童酌减。实践中发现.每日用药2次(间隔时间8-10小时),每次量略高于每日总量的一半,则疗效显著,且较巩固,不良反应少。药物反应:副作用不明显,仅2例于用药后第3天出现轻微的多汗、肠鸣及腹痛,未经停药自行消失。但用量过大或注射速度过快可以造成中毒,其症状、体征及心电图等改变,与各类洋地黄制剂中毒完全一致。1例成人首次用药0.8mg,10分钟注完,经11分钟出现头昏、恶心、眼睛发花、视物不清、心慌等,持续30分钟左右消失,再经8小时又出现剧烈面神经痛、偏头痛,经2天消失,但心电图未显示中毒反应。对中毒病例停药1天后减量用药未显不良反应,说明此药在体内排泄较快,作用消失也快。另报道,用福寿草静脉注射液治疗慢型克山病心力衰竭32例,结果有30仍获得不同程度效果,同时对6例风湿性和1例肺源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了观察,亦取得明显疗效。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短而粗,簇生黑褐色须根。茎绿色或带紫堇色,在开花时高5-15cm,其后高达30-40cm,有时下部分枝,近基部具数个淡褐色或白色的膜质鞘。叶在花后长大,下部叶具长柄,无毛;叶片三角形,3回羽状全裂,1回裂片2-3对,末回裂片狭卵形至披针形,具短尖。花单个顶生,径约3cm;萼片约9,白色或淡紫色,狭倒卵形,与花瓣近等长;花瓣约10,黄色,矩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1.2-2.2cm,宽3-8mm;雄蕊多数;心皮多数,子房被微柔毛。瘦果倒卵形,宿存花柱弯曲。花期4-5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