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瓜蒂拉丁文名: Pedicellus Melo别名: 苦丁香、甜瓜蒂、甜瓜把、瓜丁性味归...
养生
药材名称: 瓜蒂
拉丁文名: Pedicellus Melo
别名: 苦丁香、甜瓜蒂、甜瓜把、瓜丁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胃经
毒性: 有毒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涌吐痰食,祛湿退黄。
功效-主治:
1、主要用于宿食毒物,痰热壅塞,癫痫发狂,胸闷欲吐,湿热黄疸、湿家头痛等。
2、西医诊为食物中毒、精神分裂症属于痰热壅盛者,急性黄疸性肝炎、原发性肝癌、慢性肝炎属于湿热内蕴证者。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4.5g;散剂,0.3-1.5g。外用:研末搐鼻,0.03g。
功效-不良反应:
1、中毒时主要表现为胃部灼痛,剧烈呕吐,呕吐物可含血及胆汁;继而出现腹泻,粪便呈水样;甚者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紫绀,呼吸困难,抽搐,昏迷,引起呼吸及循环衰竭而死亡。多在服瓜蒂后30分钟左右出现症状。
2、中毒救治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服活性炭末;大量补液皮下注射阿托品;呼吸抑制者,给予尼可刹米、咖啡因等,吸氧,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昏迷抽搐时,用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快速静脉滴入;血压下降时,可用升压药;酌情使用细胞色素C、ATP、辅酶A等。
3、中医疗法:剧烈呕吐时,可喝冷稀粥,或取生姜自然汁5ml,开水冲服;也可用半夏10g,甘草6g,水煎2次,合在一起,每3小时服1次,2次服完。呼吸困难者,可用开水灌服麝香0.06g,再用生姜500g捣烂,分成两半,用布包好,放在笼内蒸熟后,用两块布包裹,互相替换着在患者脚背部用力摩擦。大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舌淡苔润、脉象迟弱、血压下降时,可用高丽参10g、干姜20g,炙甘草20g,肉桂6g,水煎服,以回阳救脱。
4、瓜蒂中毒多因用量过大或药不对证导致。因此,应用瓜蒂制剂,要掌握好适应证,并严格控制用量。
功效-注意事项:
功效-化学成分:
功效-药理作用:
1、保肝作用:甜瓜蒂注射液皮下注射对大鼠四氯化碳引起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升高有降低作用。甜瓜蒂中有效成分葫芦苦素E降低四氯化碳所致大鼠ALT升高, 还能使血浆或肝脏的cAMP/cGMP的比值恢复正常水平,促使受损肝细胞修复。葫芦苦素B体外抑制苯并(a)芘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抑制终致癌物质形成的作用。
2、细胞毒与抗癌作用:葫芦苦素B、D、E、I体外对人鼻咽癌KB细胞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均有细胞毒作用;葫芦苦素D治疗抑制小鼠肉瘤S180与艾氏腹水癌肿瘤生长。葫芦苦素E腹腔注射使肝癌小鼠肝内DNA增加,核酸代谢改善。葫芦苦素B对大鼠Walker癌肉瘤和小鼠Lewis肺癌也有疗效。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给小鼠肌注葫芦苦素B提高碳廓清率和巨噬细胞吞噬率,增加溶血素的含量、空斑形成数量、T淋巴细胞转化率及T细胞数量。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葫芦苦素D能增加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其作用不是通过组胺或5-羟色胺释放机制。麻醉猫、犬、猴静注较大剂量葫芦苦素D后血压缓降伴心动缓慢。
5、其他作用:葫芦苦素B灌胃对小鼠有抗炎作用,甜瓜蒂分离提取物给犬口服可引起剧烈呕吐,终至呼吸麻痹而死亡,如皮下注射或静注则无催吐作用,表明药物是通过刺激胃感觉神经反射地兴奋呕吐中枢而致吐。葫芦苦素D静注可使清醒猫和犬发生腹泻,刺激麻醉犬肠蠕动,但对离体豚鼠回肠蠕动无影响。
功效-毒理作用:
1、急性毒性:小鼠的LD50(mg/kg)如下:瓜蒂注射液6.87±0.2(尾静脉);葫芦苦素B14.0±3.0(灌胃);1.0±0.07(皮下注射);葫芦苦素C6.3(灌胃),4.6(皮下注射),1.75(腹腔注射),0.96(静注)。
2、亚急性毒性:大鼠每日口服葫芦苦素BE(2mg/kg),连续2个月,无明显毒性反应。如剂量加大至5mg/kg或更大则可使部分大鼠死亡。狗连服葫芦苦素BE3个月,每日0.12mg/kg、0.3mg/kg或0.9mg/kg,在剂量较大时部分动物未到期即死亡,主要症状为贫血与肝损害,其与脏器未见明显病变。
功效-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瓜蒂,乃阳明经除湿热之药,故能引去胸腔痰涎,头目湿气,皮肤水气,黄疽湿热诸证。
2、《本草经疏》:瓜蒂,味苦,气寒,有小毒。气薄味厚,浮而升,阴多于阳,酸苦涌泄为阴故也。人手太阴、足阳明、足太阴经。其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肿、黄疸者,皆脾胃虚,水气湿热乘虚而客之也。苦以涌泄,使水湿之气外散,故能主之。经曰:在高者因而越之,病在胸中,则气不得归元而为咳逆上气,吐出胸中之邪,则气自顺,咳逆止矣。杀蛊毒者,亦取吐出之义。去鼻中息肉者,以其苦寒能除肺家之热也。
3、《本草正》:甜瓜蒂,能升能降,其升则吐,善涌湿热顽痰积饮,去风热头痛、癫痫、喉痹、头目眩晕、胸膈胀满,并诸恶毒在上焦者,皆可除之。其降则泻,善逐水湿痰饮,消浮肿水臌,杀蛊毒、虫毒,凡积聚在下焦者,皆能下之,盖其性峻而急,不从上出,即从下出也。
临床应用:
1、用于中风,癫痫.喉痹等,症见痰涎壅塞咽喉,影响呼吸;或宿食停滞不化,胸脘胀痛,欲吐不吐者;或误吞毒物。均可单取甜瓜蒂研末服以催吐,如《儒门事亲》之独圣散,亦可与赤小豆为散,香豉煎汁和服取吐,如《伤寒论》之瓜蒂散。
2、用于湿温,湿热黄疽。如治夏季伤水湿,水行皮中而身热痛重,甜瓜蒂煎水服,如《金匮要略》之一物瓜蒂汤;治湿热黄疽,目黄不除,甜瓜蒂研末搐鼻引出黄水。临床常以本品治急性黄疤型传染性肝炎及慢性迁延性肝炎,除用粉剂搐鼻引涎外,还可制成散剂、浸剂、丸剂、片剂等内服,既能退黄,还能改善症状。
此外,临床以本品配黄连、冰片研末外用,治疗慢性鼻炎。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瓜蒂配赤小豆:瓜蒂长于涌吐宿食 、毒物 ;赤小豆善于清热解毒。两药配伍,可增强涌吐宿食,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宿食停滞胃脘,胸脘痞硬,气逆上冲 ,或误食毒物等。
2、瓜蒂配栀子:瓜蒂长于涌吐痰食;栀子善于泻火除烦。两药配伍,可具有涌吐痰食,泻火除烦的作用。适用于瘟疫,痰涎留于上焦,胸膈烦闷,欲吐者。
3、瓜蒂配丁香:瓜蒂有祛湿退黄之功;丁香具温中降逆之用。 两药配伍,具有行水湿,退黄疸,止呕逆之作用。适用于湿热黄疸,目黄不除,恶心呕吐等。
4、瓜蒂配川芎:瓜蒂有涌吐痰食,祛湿退黄之功;川芎具活血化瘀,祛风止痛之用 。两药配伍,具有祛风除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湿家头痛,头目昏眩,鼻塞而烦等。
5、瓜蒂配甘草:瓜蒂长于涌吐痰食、毒物;甘草有清热解毒之功,为解药食中毒要药。两药配伍,则有涌吐毒物、清热解毒作用,适用于药食中毒等症。
临床应用-鉴别用药:
1、瓜蒂与柿蒂:瓜蒂苦寒,为涌吐药,具有涌吐痰涎,祛湿退黄之功。而柿蒂苦涩,具有降气止呕的功效,多用于胃气上逆之呃逆。
2、瓜蒂与虎杖:两药均具有祛湿退黄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 然瓜蒂味苦涌泄,以涌吐宿食、毒物、痰涎为主,故多用于宿食停滞胃脘,胸脘痞硬,气逆上冲, 或误食毒物及痰热内扰,上蒙清窍,发为癫痫,发狂欲走者。而虎杖以利胆退黄为主,尚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痰止咳的功效,故又用于烧烫伤,痈肿疮毒,血瘀经闭,跌打损伤,肺热咳嗽等。
临床应用-相关药品:
临床应用-相关方剂: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道地产区:
植物学信息-生长见习:
植物学信息-繁殖方式:
植物学信息-栽培技术:
1、直播法:春播于3-4月份,将经浸种、催芽的种子,按行株距2m×0.4m开穴点播。每穴下种2-3颗,覆土2-3cm。当瓜苗长出2-3片真叶时间苗、定苗、每穴留壮苗1株。
2、育苗移栽法:春播于2-3月,在保温苗床上用营养土块或营养袋点播,每块(袋)播种子2粒,当瓜苗长出2-3片真叶时,去弱苗留壮苗1株,长出3-4片真叶时按上法移植进大田。
3、田间管理:苗期注意松土、除草。追提苗肥1次,分蔓期追肥2次,结果期追肥2次。用原粪液和草木灰。为防果实接触地面造成腐烂或肉质硬,在瓜蔓下铺草1层。甜瓜整枝采用6蔓式,当主蔓有5-6叶时,留4叶摘心,当子蔓发生后,留2条强壮的子蔓,其余子蔓均摘除。当子蔓有5-6叶时,留4叶摘心,以后在每条子蔓上各留3条孙蔓,即成6蔓式。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