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黄花地丁别名: 野豌豆、马口铃、猴丝草、小响铃、狗响铃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心、肺、...
养生
药材名称: 黄花地丁
别名: 野豌豆、马口铃、猴丝草、小响铃、狗响铃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心、肺、膀胱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化学成分:
功效-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治痈疽疮肿,消痰、定喘、止咳嗽。
2、《广西药植名录》:叶:治黄疸,乳疮,疳积。
3、《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撵疮毒。
临床应用:
1、治年久咳嗽痰喘,气阻喉内,如拽锯之声,不得安眠:黄花地丁(蜜炒)二钱,响铃草(蜜炒)二钱。煎汤服。(《滇南本草》)
2、治尿道炎、膀胱炎:小响铃一两至一两五钱。水煎服,白酒引。(《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木状草本,高15-100cm,基单一或分枝,枝条细弱,略被短毛。单叶互生,叶倒披针形,大小不一,上面光滑,绿色,下面略被柔毛,青灰色,几无叶柄。托叶极微细,如刚毛状,肉眼不易察见。总状花序顶生或同时腋生,有花6-20朵;苞片与小苞片甚细小,线形或丝状;小苞片着生于花萼基部;花萼长6-8mm,深裂,萼齿矩形或线形,先端狭尖,略被丝光质短柔毛;花冠蝶形,淡黄色;旗瓣先端浑圆,至基部渐狭,边沿略被毛;翼瓣倒卵形;龙骨瓣曲折,均具短爪。雄蕊10枚,合生成单体,花药异型;花柱长,柱头细小,斜生,荚果无毛,圆柱形,伸出于花萼之外;种子6-12颗。花果期5-11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