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綟木拉丁文名: Ramulus et folium lyoniae ovalifolia...
养生
药材名称: 綟木
拉丁文名: Ramulus et folium lyoniae ovalifoliae, Littlefruit Lyonia
别名: 椭叶南烛、饭粒子树、乌饭叶、羊尖饭、碎米子
性味归经: 味甘、性温;归肝、肾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主要用于脾虚腹泻、腰脚无力、跌打损伤。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化学成分:
功效-药理作用:
F木毒-A为F木的主要毒性成分。给兔静脉注射0.1-0.3mg/kg,可产生特异的痉挛症状。山羊食入本品后,能产生帕金森氏症。对小鼠腹腔注射F木毒-A5mg/kg可引起姿势的改变,身体及颈的扭转、痉挛、运动失调等;在大鼠,小鸡、蛙等也可看到此种姿势的改变。此作用部位在中枢,主要在脊髓以上部分;脊髓本身也受侵犯,因而产生此种肌无力或肌震颤症。它能抑制去脑僵直,皮层运动区可出现异步化的觉醒波,作用部位可能是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脑干下部。如给兔重复注射,可引起锥体外核,小脑灰核等的变性过程。从F木的叶中提得的粗制毒素能使兔发生心房纤颤、徐脉、QRS波延长。1次给兔皮下注射,可致流涎、呕吐、呼吸增快,不能站立或走路,随之痉挛。此粗制毒素与羊踯躅毒素相似,在毒性剂量时可致兴奋、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心传导障碍、体温上升、强直性痉挛等;但作用效力,粗制毒素仅及羊踯躅毒素的1/3,对犬的催吐量为羊踯躅毒素的1/90;对离体心脏的抑制,豚鼠膈神经-膈肌的抑制却强于羊踯躅毒素。对胃、膀胱、子宫、小肠(兔)的作用弱于羊踯躅毒素,对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羊踯躅毒素的1/30,而皮下或腹腔注射、口服则为其1/2-1/3。
功效-相关论述:
1、《本草拾遗》:主风血羸瘦,补腰脚,益阳道,宜浸酒。
2、《湖南药物志》:补脾益肾,养精强胃,强壮筋骨。
3、《全国中草药汇编》:健脾止泻,活血,强筋。
4、《浙江药用植物志》:叶:健脾止泻。根:活血。主治脾虚腹泻,头晕目眩,跌打损伤,刀斧伤。
临床应用:
1、治跌打损伤,全身酸麻:(缤木)根90-120g。水煎,红糖、黄酒冲服,早晚饭前各服1次。忌食酸辣。(《全国中草药汇编》)
2、治脾虚水肿:碎米子根30g,鳅鱼250g。煮糯米食。
3、治梦遗滑精:碎米子果、金樱子果各30g。水煎服。(2、3方出自《万县中草药》)
4、治午后发热:椭叶南烛根15g,麦冬9g,生地9g,荆芥3g,水煎服,每日服3次;又方:(椭叶南烛)果9-15g,水煎服。
5、治疝气,鱼口:椭叶南烛根15-30g。水煎服。(4、5方出自《湖南药物志》)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9-11月挖根,切片,晒干。10月采收果实。生长期采收叶,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灌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7m。幼枝有微毛,后脱落。单叶互生;叶片纸质,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10cm,宽2-2.5cm,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形,全缘,下面脉上有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圆楔形或近心形,全缘,下面脉上有柔毛。总太花序生在去年枝的叶腋,长3-8cm,稍有微毛,下部常有数小叶;萼片三角状卵形,尖头,长约2mm;花冠白色,椭圆状坛形,长约8mm,5浅裂,外面被裂柔毛;雄蕊10枚,无芒状附属物,顶孔开裂;子房4-5室,有毛。蒴果扁球形,较小,直径约3mm,果序长12-14cm。花期6月,果熟期10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