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吕宋楸毛别名: 吕宋楸荚粉性味归经: 味淡,性平药材分类: 植物中药材概述: 吕宋楸毛,...
养生
药材名称: 吕宋楸毛
别名: 吕宋楸荚粉
性味归经: 味淡,性平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主要用于绦虫病,蛔虫病,蛲虫病。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注意事项:
《全国中草药汇编》:果实上腺毛有毒,过量则可引起中毒,发生恶心、呕吐、强烈下泻。
功效-化学成分:
本品含粗糠柴毒素、异粗糠柴毒素,4-羟基粗糠柴毒素,3,4-二羟基粗糠柴毒素,间苯三酚及卡马拉查耳酮A、B。
功效-药理作用:
驱虫等作用粗糠柴毒素及异粗糠柴毒素有驱虫作用,对兔小肠能提高张力,增强蠕动。
功效-相关论述:
1、《广西中药志》:能驱除绦虫,蛔虫,蛲虫,并兼有泻下作用,故服药后无须再服泻药。民间用治烂疮,跌打,煎水洗脚肿,风湿。
2、《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驱除绦虫药,具有缓泻作用,适用于小儿及体弱者。
临床应用:
治绦虫病:红果果毛3g。水煎,冲服雷丸2粒。(《万县中草药》)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高2-10m。茎黑褐色或灰棕色,无毛。小枝、幼叶和叶柄均被褐色星状柔毛。叶互生或近对生;叶柄长1-5cm;叶片近革质,卵形、长圆形至披针形,长5-19cm,宽2-7.5cm,先端渐尖,基部钝圆或阔楔形,有基出3脉和2腺体,全缘或有钝齿,上面绿色,光滑无毛,有稀疏红色腺点,下面多粉白色,密被红褐色星状短柔毛及红色腺点。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枝及花梗、花萼外面、子房均被褐色星状毛及红色腺点;花单性同株;花小,黄绿色,无花瓣;雄花序成束或单生,长5-8cm,多花,雄花萼片3-4,卵形,膜质,雄蕊18-32,花药2室;雌花序单生,长3-7cm;雌花萼管状,3-5裂,子房球形,2-3室,羽状柱头2-3,有红色腺点,有时有退化雄粗糠柴蕊。葫果三棱状球形,直径6-10mm,无软刺,密被鲜红色颗粒状腺点,成熟时开裂为3个分果爿;种子球形,黑色,平滑。花期2-4月,果期7-10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海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台湾等地。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300-1600m灌丛、杂木林及林缘、路边。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