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明党参拉丁文名: Changii Radix别名: 土人参、百丈光、天瓠、粉沙参、红党参...
养生
药材名称: 明党参
拉丁文名: Changii Radix
别名: 土人参、百丈光、天瓠、粉沙参、红党参、金鸡爪、山萝卜、明沙参
性味归经: 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脾经
药材分类: 植物
医保类型: 医保(明党参)
中药材概述:
明党参,中药名。为伞形科明党参属植物明党参Changium smyrnioide Wolf的根。具有润肺化痰,和胃解毒的功效。主治肺燥咳嗽,呕恶反胃,疔疮梅毒等。
功效-功能:
润肺化痰,和胃解毒。
功效-主治:
主要用于肺燥咳嗽,呕恶反胃,疔疮梅毒等。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熬膏。
功效-注意事项:
1、性寒,脾虚泄泻者慎用。精关不固、孕妇、外感咳嗽无汗、阴虚肝旺内热烦渴者,均应慎用。
2、大量服食易引起浮肿。
3、在刮皮加工过程中,有时发生程度不等的过敏性皮炎。用金钱草或青蒿4g煎剂趁热擦患处,有一定止痒或使水泡消失的作用。
功效-化学成分:
含多量的淀粉,少量挥发油,此外尚含有有机酸、糖类。
功效-药理作用:
1、抗疲劳作用:野生明党参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
2、耐缺氧作用:明党参有耐缺氧的作用。另外,还能显著延长存活时间。
3、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明党参具有显著的免疫促进作用。另外,对迟发性变态反应本品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明党参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水平,其中醇提物效果最好,能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提示明党参在防治动脉硬化方面有积极作用。
5、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明党参甲醇提取物对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功效-毒理作用:
遗传毒性试验表明:明党参水煎液5,10,20,30g/kg灌胃给药10天,对正常小鼠微核率、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均无明显影响。
功效-相关论述:
1、《本草求原》:养血生津,清热解毒。姜汁炒则补气、生肌、托散疮疡。
2、《安徽中草药》:滋补,润肺化痰,和胃止呕,解毒消肿。
临床应用:
1、治脱力劳伤,贫血头晕:明党参30g(切细),鸡蛋2只,打碎和匀,饭锅上蒸熟食。
2、治高血压病:明党参15g,怀牛膝15g。水煎服。(1、2方出自《食物中药与便方》)
3、治白带初起:土人参(切片)三两,用陈绍酒饭上蒸熟,分作三服。(《百草镜》)
4、治疔疮肿毒:明党参9g,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g。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明党参配沙参:明党参长于润肺化痰;沙参善于养阴清肺。两药配伍,可增强清热,润肺,化痰的作用。适用于肺热伤阴而致咳嗽少痰,喘逆上气等。
2、明党参配地骨皮:明党参甘苦,长于润肺化痰;地骨皮甘寒,善于清肺降火。两药配伍,可增强益气清热,滋阴止咳的作用。适用于干咳痰少,潮热盗汗等。
3、明党参配瓜蒌:明党参长于化痰浊,安胃腑;瓜蒌善于清肺化痰,宽胸散结。两药配伍,可增强清肺化痰的作用。适用于痰壅于胃,泛恶呕逆,呕吐反胃等。
4、明党参配石斛:明党参长于化痰和中;石斛善于益胃养阴。两药配伍,可增强益胃和中的作用。适用于病后虚弱,津液损伤,食少口干等。
临床应用-鉴别用药:
1、明党参与南沙参:两药均具有润肺化痰的功效,用于肺热伤阴而致咳嗽少痰,喘逆上气等。然明党参能化痰浊,安胃腑而和中,可用于痰壅于胃,泛恶呕逆,呕吐反胃等症,亦有解毒之功,可用于杨梅结毒或疔疮的治疗。而南沙参又能清胃热、养胃阴而生津液,用于温热病邪热伤津,或胃阴不足,口燥咽干,烦热口渴等。
2、明党参与贝母:两药均具有清肺热,养肺阴,化痰之功,用于肺热伤阴而致咳嗽少痰,喘逆上气等。然明党参能化痰浊,安胃腑而和中,可用于痰壅于胃,泛恶呕逆,呕吐反胃等;亦有解毒之功,可用于杨梅结毒或疔疮的治疗。而贝母尚能清热解郁化痰散结,故又用于痰火郁结之瘰疬疮肿及乳痈,肺痈。
临床应用-相关药品:
健儿散、参苓健体粉、补脾消食片、万应茶。
临床应用-相关方剂:
参燕百补丸(《中国医学大辞典》)、鹅琅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戒烟膏(《中国医学大辞典》引林文忠公方)、调中益胃汤(《医学探骊集》卷三)。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4-5月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无白心,取出,刮去外皮,漂洗,干燥。切厚片。
加工保存-炮制方法:
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加工保存-保存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根呈细长圆柱形、长纺锤形或不规则条块,长6-20cm,直径0.5-2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光滑或有纵沟纹及须根痕,有的具红棕色斑点。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皮部较薄,黄白色,有的易与木部剥离,木部类白色。气微,味淡。以色黄白、切面角质样者为佳。
药材鉴别-饮片性状:
本品呈圆形或类圆形厚片。外表皮黄白色,光滑或有纵沟纹。切面黄白色或淡棕色,半透明,角质样,木部类白色,有的与皮部分离。气微,味淡。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伞形科明党参属植物明党参。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全株被白霜,无毛。根有两种形状:一种是圆柱形,细长;另一种是纺锤形或椭圆形,表面均呈淡黄色或黄褐色,断面白色。茎直立,圆柱形,表面具细纵条纹,中空,上部分枝,灰绿色。基生叶有长柄,柄长3-15cm;叶片三出或二至三回羽状全裂,一回羽片广卵形,长4-10cm,柄长2-5cm,二回羽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2-4cm,柄长1-2cm,三回羽片卵形或卵圆形,长1-2cm,基部截形或近楔形,边缘3裂或羽状缺刻,末回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2-4mm,宽1-2mm;茎上部叶呈鳞片状或鞘状。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总苞片0-3;伞辐4-10,长2.5-10cm;小总苞片数个;小伞花序有花8-20,花蕾时略呈淡紫红色,开放后呈白色;萼齿小;花瓣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2-2mm,先端渐尖而内折;雄蕊5;花柱基隆起,花柱幼时直立,果熟时向外反曲。双悬果卵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3-4mm,分生果两端稍窄,背部向外隆起,表面有8-12条具节的棱。分生果横剖面呈椭圆形或不显著的五边形,每棱槽内分布油管3-5,合生面4-6,胚乳腹面深凹,呈马蹄形。花期4-5月,果期5-6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及湖北等地。
植物学信息-道地产区:
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等地。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稀疏灌林下土壤肥厚处或山坡岩石缝隙中。
植物学信息-生长见习: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荫、耐寒、怕强光直射,喜疏光。怕涝。宜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土栽培。种子有胚后熟特性,种胚分化发育要求温度在5-10℃,经30-40d完成胚后熟,种子才能萌发。
植物学信息-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
植物学信息-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从4-5年生留种田的植株上于6-7月上旬,果实呈褐色时,分批采集种子,湿砂贮藏。将已处理备播的种子当年10月至翌年2月进行播种。条播,行距约30cm,沟深约5cm,播后盖土层以不见种子为度。苗床可采用撒播或条播。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度,以提高出苗率。种苗一般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移栽,移栽苗以当年生为好,随挖随栽,按行株距20cm×10cm开穴栽种,将参苗斜放沟中,芽头以上盖土6cm左右。定苗可于第二年出苗后进行,除去病、弱、小和过密株,留足苗数,及时查苗补缺。
植物学信息-病虫防治:
病害有裂根病、灼热病、猝倒病;虫害有胡萝卜微管蚜、黄凤蝶。黄凤蝶防治方法参见“白芷”条。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