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楤木白皮性味归经: 味咸,性温;归肝、心、肾经药材分类: 植物中药材概述: 楤木白皮,中...
养生
药材名称: 楤木白皮
性味归经: 味咸,性温;归肝、心、肾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化学成分:
功效-相关论述:
1、《本草推陈》:树皮及根皮均有健胃,收敛,利尿及制糖作用。治糖尿病,肾脏病,胃溃疡
2、《闽东本草》:补腰肾,壮筋骨,舒筋活血,散瘀止痛。
临床应用:
1、治痛风:楤木白皮一两。同猪肉烧食,或配其他痛风药同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2、治跌打损伤:鲜楤木皮,捣烂敷患处。(《闽东本草》)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五加科楤木属植物楤木。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有刺灌木或小乔木,高2-5m。树皮灰色,疏生粗壮直刺;小枝被黄褐色绒毛,疏生细刺。叶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长60-100cm;叶柄粗壮,长可达50cm;托叶与叶柄基部合生;每羽片有小叶5-11,基部有1对小叶,叶片薄革质,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7-14cm,宽3.5-8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圆形,上面被黄褐色柔毛,下面密被黄褐色绒毛,脉上尤多,边缘具细锯齿,侧脉7-10对。伞形花序组成顶生的大圆锥花序,长50-80cm,密被黄褐色绒毛;伞形花序有30-50朵花,直径2.5-5cm;花梗长3-4cm;苞片锥形,膜质,萼无毛,边缘有5齿裂;花淡绿白色,花瓣5,三角状卵形;雄蕊5,花丝长约2.5mm;子房5室,花柱5,离生或基部合生。核果球形,浆果状,成熟时紫黑色,具5棱,花柱宿存。花期7-9月,果期9-11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分布于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湖南、台湾等地。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400-2700m的杂木林中。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