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楤木根别名: 楤根、刺老包根、山通花根、箭当树根性味归经: 味辛,性平药材分类: 植物中...
养生
药材名称: 楤木根
别名: 楤根、刺老包根、山通花根、箭当树根
性味归经: 味辛,性平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注意事项:
功效-相关论述:
1、《本草拾遗》:主水癊,取根白皮,煮汁服之一盏,当下水,如病已困,取根捣碎,坐,其取(取其)气,水自下。又能烂人牙齿,齿有虫者,取片子许大,纳孔中,当自烂落。
2、《草木便方》:解毒,散热,除风痰。治瘰疬,疮烂,鼻衄,牙痛,痔疾,痢疾,疯狗咬伤。
3、《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驱风,镇咳。治妇女红崩,男子淋浊。
4、《四川中药志》:除湿解毒,散瘀积,消痈肿,除寒热。
5、《江西草药》:活血行瘀;疏风祛湿。
6、《陕西中草药》;消肿止痛,健脾利水。治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肝炎,跌打损伤,骨折,虚肿,无名肿毒。
临床应用:
1、治关节风气痛:楤木根白皮五钱。加水一碗,黄酒半碗,煎成一碗,早晚各服一剂,连服数天,痛止后再服三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治肾炎水肿:楤木根一至二两。酌加水煎,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3、治肝硬化腹水:楤木根四两,瘦猪肉四两。水炖,服汤食肉。(《江西草药》)
4、治虚肿:楤木根皮一两。炖肉,不放盐食。(《云南中草药》)
5、治胃痛、胃溃疡、糖尿病:楤木根皮三至五钱。水煎,连服数日。(《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6、治遗精:楤木根皮一两。水煎去渣,加猪瘦肉炖服。(《江西草药》)
7、治淋浊:刺老包根一两。煮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8、治红崩白带:刺老包根四两。水二大碗,煎至一中碗,去其滓,甜酒为引,煎服。(《贵阳民间药草》)
9、治糖尿病:楤木根一两,银杏四两。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10、治风热咳嗽:刺老包根三钱,果上叶二钱。水煎服。
11、治咳喘:刺老包根四两,肉一斤。炖之,服肉及汤。
12、治痈毒:刺老包根五钱至一两。煎水内服。
13、治痔疮:刺老包根四两(干的用五钱)。炖猪肉半斤,分三次服。(⑩方以下出馈阳民间药草》)
14、治跌打损伤,骨折:楤木根、马尾松根、杜衡根、青木香根(均鲜)各适量。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15、治腰椎挫伤:鲜楤木根皮一至二两,猪蹄一只。水炖,服汤食肉。另用楤木根适量,煎水外擦。(《江西草药》)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有刺灌木或小乔木,高2-5m。树皮灰色,疏生粗壮直刺;小枝被黄褐色绒毛,疏生细刺。叶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长60-100cm;叶柄粗壮,长可达50cm;托叶与叶柄基部合生;每羽片有小叶5-11,基部有1对小叶,叶片薄革质,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7-14cm,宽3.5-8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圆形,上面被黄褐色柔毛,下面密被黄褐色绒毛,脉上尤多,边缘具细锯齿,侧脉7-10对。伞形花序组成顶生的大圆锥花序,长50-80cm,密被黄褐色绒毛;伞形花序有30-50朵花,直径2.5-5cm;花梗长3-4cm;苞片锥形,膜质,萼无毛,边缘有5齿裂;花淡绿白色,花瓣5,三角状卵形;雄蕊5,花丝长约2.5mm;子房5室,花柱5,离生或基部合生。核果球形,浆果状,成熟时紫黑色,具5棱,花柱宿存。花期7-9月,果期9-11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分布于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湖南、台湾等地。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400-2700m的杂木林中。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