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芜荑拉丁文名: Pasta Ulmi别名: 无荑、无姑、芜荑仁、山榆子、山榆仁、白芜荑、...
养生
药材名称: 芜荑
拉丁文名: Pasta Ulmi
别名: 无荑、无姑、芜荑仁、山榆子、山榆仁、白芜荑、大果榆树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温;归脾、胃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芜荑,中药名。为榆科榆属植物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果实的加工品。具有杀虫、消积。主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泻痢、疥癣、恶疮。
功效-功能:
杀虫、消积。
功效-主治:
虫积腹痛、小儿疳积泻痢、疥癣、恶疮。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功效-注意事项:
脾胃虚弱者慎服。不宜多服。
功效-化学成分:
含鞣酸、糖分、挥发油等成分。
功效-药理作用:
1、对寄生虫的影响:芜荑的醇浸提取物在体外对猪蛔虫、蚯蚓、蚂蟥皆有显著杀灭作用。
2、对多种真菌的影响:芜荑浸液(1:2)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等12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功效-毒理作用:
乙醚提取的挥发油,给兔口服1g/kg未见毒性。
功效-相关论述:
《海药本草》:治冷痢心气,杀虫止痛,又治妇人子宫风虚,孩子疳泻。
临床应用:
1、治虫积腹痛,虫得辛则伏,得苦则下,可与槟榔、木香研末,石榴根煎汤送服,如芜荑散(《仁斋直指方》)。
2、治小儿疳积,可与使君子、芦荟、夜明砂、白术、人参、茯苓、甘草同用,治疗小儿疳积腹痛有虫、消瘦泄泻者,如布袋丸(《补要袖珍小儿方论》)。
临床应用-鉴别用药:
1、芜荑与芜荑酱:芜荑味辛苦,性温,归脾、胃经。能杀虫消积,用于各种虫积腹痛及小儿疳积等。芜荑酱为榆科植物大果榆的果实与面曲等加工制成的酱,味辛、性温。有杀虫,除疮癣之功。《唐本草》云“杀三虫”。《本草拾遗》曰“主五鸡病,除疮癣。
2、芫荑与芜青:芜荑味辛苦,性温,归脾、胃经。能杀虫消积,散寒止泻,祛风燥湿。主要用治虫积腹痛,蛔虫、蛲虫病,疥癬恶疮,风寒湿痹,肠风痔漏等。芜青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的块根及叶。其味苦辛甘,性平,功能开胃下气,利湿解毒。《医林纂要》“利水解热,下气宽中,功用略同萝卜”。用治食积不化,黄疸消渴,热毒风肿,疔疮,乳痈等。
3、芜荑与雷丸:二药皆能杀虫,然芜荑杀蝈虫为主,雷丸则偏杀绦虫。
临床应用-相关药品:
驱虫片、化虫丸。
临床应用-相关方剂:
芜荑散(《医灯续焰》)、直指芜荑散(《景岳全书》)、疳积散(《证治准绳》)、四味肥儿丸(《证治准绳》)、狼牙散(《圣惠方》)。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5-6月当果实成熟时采下,晒干,搓去膜翅,取出种子。将种子55kg浸入水中,待发酵后,加入家榆树皮面5kg,红土15kg,菊花末2.5kg,加适量温开水混全均匀,如糊状,放板上摊平约1.3cm厚,截成径约6.7cm的方块,晒干,即为成品。亦可在5-6月采实取仁,用种子60%,异叶败酱20%,家榆树皮10%,混合制成扁平方形,晒干。
加工保存-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杂质。
加工保存-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加工品呈扁平方块状,表面黄褐色,有多数小孔和空隙,杂有纤维和种子。体质松脆而粗糙,断面黄黑色,易成鳞片状剥离。气特异,味微酸涩。
药材鉴别-饮片性状:
参见药材性状。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榆科榆属植物大果榆。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15-30m。枝常具木栓质翅,当年生枝绿褐色或褐色,有粗毛;老枝褐色无毛。叶互生;叶柄长2-6mm,有短柔毛;托叶早落;叶片宽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5-10cm,宽3-7cm,中上部最宽,先端突尖,基部狭或浅心形,两边不对称,两面粗糙,有粗毛,边缘具钝单锯齿或重锯齿。花先叶开放,数朵簇生于去年枝的叶腋或散生于当年枝的基部;花大,长达15mm,两性;花被4-5裂,绿色;雄蕊与花被片同数,花药大,带黄玫瑰色;雌蕊1,子房1室,绿色,柱头2裂。翅果特大,长2.5-3.5cm,宽2.2-2.5cm,被毛,花被宿存,种子位于翅果的中部。花期4-5月,果熟期5-6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北、东北及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植物学信息-道地产区:
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地。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000-1300m的向阳山坡、丘陵及固定沙丘上,在林区多生于林缘及河岸。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