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栀子花根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药材分类: 植物中药材概述: 栀子花根,中药名。为茜草科植...
养生
药材名称: 栀子花根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相关论述:
1、《分类草药性》:治妇女气血不和。
2、《广西中药志》:治牙痛。
3、《四川中药志》:开心窍,解心热,通小便。治黄疸,吐血,痢血,五淋,跌打。
4、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治黄疸型肝炎,蚕豆黄,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鼻衄,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
临床应用:
1、治黄疸:山栀根一至二两。煮瘦肉食。
2、治感冒高热:山栀子根二两,山麻仔根一两,鸭脚树二层皮二两,红花痴头婆根一两,煎服;或加酒少许服。
3、治鼻流血:山栀根-两,茅根三钱,柏子叶五钱,茅利红五钱。水煎服。孕妇忌服。(1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4、治赤白痢疾:栀子根和冰糖炖服。(《闽东本草》)
5、治米汤样尿:黄栀子根一两,绵毛旋覆花根一两。加水同瘦猪肉炖服;(《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春、秋季节采挖根,洗净,除去杂质,晒干,备用。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植物学信息-生长见习:
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旱,耐阴不耐严寒,忌积水。适宜生长温度25-28℃。幼苗期需要遮荫,荫蔽度以30%生长良好,但进人结果期,则喜充足的光照。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透气良好的冲积土、砾质土等酸性土壤为好,盐碱地不宜栽培。
植物学信息-繁殖方式:
繁殖方法种子繁殖、扦插繁殖或分株繁殖,生产上以种子繁殖为主。
植物学信息-栽培技术:
1、种子繁殖:育苗移栽,立冬后采集成熟果实,摊开晾干。于3月播种前,剥开果皮,取出种子,置水中浸泡,并轻搓种子,除去杂质及瘪粒,用45℃温水浸种24h播种或用湿砂相拌待播。苗床先施基肥,细碎平整后,按行距20-25cm,开2cm浅沟,播种,再盖火灰或细土,厚约2cm,稍行压实并盖草保湿。出苗后分次间苗。保持株距5-8cm,注意遮荫、除草、追肥。育苗1-2年,苗高35cm以上,便可定植。
2、扦插繁殖:春季2月中、下旬;秋季10月前后,选健壮植株上的二年生枝条,剪13-16cm长,按行株距16cm×7cm插入床中,压实浇水。培养1年于春季2-3月;或秋季10-11月定植,行株距各为1-1.3m,穴栽,每穴栽1株。
3、分株繁殖:在早春或秋季挖取母株根部16-20cm高的萌蘖苗,按定植时的行株距栽植。
4、亦有用压条繁殖。
植物学信息-病虫防治:
病害有褐斑病,防治法可选用无病苗木,发病前喷洒50%托布津1000倍液和1:1:100波尔多液,每隔15d1次,连续2-3次。虫害有大透翅天蛾、龟蜡蚧、卷叶螟、蛞蝓、栀子三纹螟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