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竹节三七别名: 土参、土精、血参、甜七、竹根七、竹节参、竹节人参、竹鞭三七、罗汉三七、竹...
养生
药材名称: 竹节三七
别名: 土参、土精、血参、甜七、竹根七、竹节参、竹节人参、竹鞭三七、罗汉三七、竹节七、竹七
性味归经: 味甘、苦,性温;归肺、肝、脾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注意事项:
功效-化学成分:
功效-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大鼠口服三七(以竹节三七为主要成分的煎剂)10g/kg,在1-3天内连服3次,对蛋清、甲醛或右旋糖酐引起的关节炎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皮下埋藏棉球引起的炎性肉芽肿的形成及去肾上腺大鼠的甲醛性关节炎亦有明显抑制作用。
2、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大鼠口服三七10g/kg/d,连服7天或只服1天,均不降低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但明显抑制非特异性刺激(游泳)引起的肾上腺内维生紊C含量的降低。小鼠多次服用三七10g/kg,无论是正常或去肾上腺饥饿的小鼠,对肝糖原的积累都有明显促进作用,而内服相当量的葡萄糖则并无此种作用。摘除肾上腺的幼年大鼠,口服三七10g/kg/d,可延长其生存时间。豚鼠口服10g/kg/d,连服5天,尿中17-酮类甾醇排出量并无显著影响。综上看来,三七并不具有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而似有肾上脓皮质激素样作用,其抗炎原理可能与此有关。
功效-相关论述:
1、《草木便方》:散血活血破血,治痈肿,疗犬伤、金刃,跌扑。
2、《中国药植志》:健壮补药,并有疗伤,止血作用。
3、《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跌扑损伤,消肿脓、积聚。""并治寒湿及筋骨痛。
4、《四川中药志》:治痨伤吐血,及崩中下血。
5、《本草推陈》:常用于气管炎、支气管炎,痰液粘稠,咳嗽咯痰不畅;积血不行,吐血及外伤出血。
临床应用: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干燥的根茎呈竹鞭状,结节膨大,节间较短,每节有一浅槽成环形,上方有一圆形而微凹的茎痕,侧面有凸起呈圆点状的根痕1-3枚,或残存弯曲的须根。表面淡黄白色至灰褐色,平滑或有皱纹。质地坚硬。折断面平坦,粉白色至乳白色。味苦,微甜。以细长、结实、体沉重、味浓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约60cm。根茎横卧,呈竹鞭状或串珠状,内质肥厚,白色,节间短。茎直立,圆柱形,表面无毛,有纵条纹。掌状复叶,3-5枚轮生于茎端;叶柄细柔,长4-9cm;小叶通常5片,薄膜质,阔椭圆形、椭圆形、椭圆状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长5-15cm,宽2-5.5cm,最下2片形小,先端渐尖,稀长尖,基部楔形、圆形或几心形,边缘锯齿细密或呈重锯齿状;上面叶脉无毛或疏生灰白色刚毛,下面无毛或有时脉上密生柔毛;小叶柄极短。伞形花序单一、顶生:总花柄直立,长约15cm,小花多数,具细柄;花萼绿色,先端5齿尖;花瓣5,淡黄绿色,卵状三角形,先端尖;雄蕊5,花丝背着,花药椭圆形,纵裂;子房下位,2室,花柱2枚,离生,外弯。核果浆果状,球形,熟时红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