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槐耳别名: 槐糯、槐菌、槐鸡、槐鹅、槐蛾、赤鸡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平药材分类: 植物...
养生
药材名称: 槐耳
别名: 槐糯、槐菌、槐鸡、槐鹅、槐蛾、赤鸡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平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痔疮出血,便血,崩漏,痢疾,肝癌,肝炎。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注意事项:
功效-化学成分:
功效-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用槐耳清膏进行荷瘤动物体内抑瘤试验,证实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槐耳清膏灌胃对小鼠肉瘤S180。抑瘤率25%-46%,腹水型S180生命延长率38%。多糖腹腔给药抑瘤率37.1%-48%,生命延长率50%。均质多糖蛋白(PS-T)灌胃抑瘤率38%。腹腔给药为38%-40.1%(P<0.01)。说明清膏、多糖及PS-T对小鼠肉瘤S180、腹水型S180有根明显抑瘤作用,并对荷瘤动物有显着延长生命的作用。
2、增强免疫功能:槐耳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非常显着的促进作用,能增强溶菌酶活性,对脐血活性E玫瑰花结形成细胞(EaRFC)及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IIR)有增进影响,对α,γ干扰素诱生,α干扰素促天然杀伤(NK)细胞活性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特异性抗体产生,促进小鼠脾细胞DNA合成,说明它可明显促进机体免疫功能。
3、抗病毒作用:槐耳清膏对小鼠血清干扰素诱生作用非常显着,对鸭肝炎病毒DHBV在用药后使鸭血清HBV一DNA水平显着下降。
功效-毒理作用:
功效-相关论述:
1、《药性论》:能治风,破血,益力。
2、《唐本草》:主五痔,心痛,女人阴中痒痛。
3、《本草图经》:治大便血及五痔、脱肛等。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肠痔下血:槐树上木耳,为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肘后方》)
2、治大肠风毒。下血不止:槐耳二两(烧灰),干漆一两(捣碎、炒令烟出)。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钱。(《圣惠方》)
3、治妇人漏下,淋沥不绝:槐蛾不以多少,烧灰,细研为散。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食前。(《圣济总录》槐蛾散)
4、治月水不断,劳损黄瘦,暂止复发,小劳辄剧者:槐鹅(炒黄)、赤石脂各一两。为末。食前热洒服二钱。桑黄亦可。(《圣惠方》)
5、治产后血疼欲死者:槐鸡半两。为末,酒浓煎,饮服。(《妇人良方》)
6、治蛔虫心痛:槐上木耳(烧灰)末,如枣大,正发和水服,若不止,饮热水一升。(《随身备急方》)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植物学信息-繁殖方式:
植物学信息-栽培技术:
液体培养培养基:玉米粉2%,豆饼粉2%,pH5左右。温度:27-28℃。种龄:96h。接种量:10%-15%。培养时间:6-7d。在上述适宜培养条件下,液体培养槐栓菌的菌丝干重基本稳定在2g/100ml。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