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荠菜拉丁文名: Herba Capsellae Bursapastoris别名: 荠、靡...
养生
药材名称: 荠菜
拉丁文名: Herba Capsellae Bursapastoris
别名: 荠、靡草、护生草、羊菜、鸡心菜、净肠草
性味归经: 味甘、淡,性凉;归肝、脾、膀胱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荠菜,中药名。为十字花科荠属植物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L.) Medic的全草。具有利水消肿,明目,止血的功效。主治水肿证、肝热目赤,目生翳膜、血热出血、淋证、崩漏等。
功效-功能:
利水消肿,明目,止血。
功效-主治:
主要用于水肿证、肝热目赤、目生翳膜、血热出血、淋证、崩漏等。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60-120g;或入丸、散。外用:捣汁点眼。
功效-注意事项:
孕妇禁用。
功效-化学成分:
全草含黄酮类:二氢非瑟素,山奈酚-4’-甲醚,槲皮素-3-甲醚,棉花皮素六甲醚,香叶木甙,3,4’,7-三羟基黄烷酮,洋槐黄素又名刺槐乙素,芸香甙,木犀草素-7-芸香糖甙,生物碱类:胆碱,乙酸胆碱,芥子碱,育亨宾,麦角克碱,脂肪酸类:棕榈酸,延胡索酸、草酸,酒石酸,苹果酸。氨基酸类:对氨基苯磺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还含有侧金盏花醇,黑芥子苷。
功效-药理作用:
1、对生殖系统的作用:有类似麦角的作用,其浸膏用于动物体子宫或肠管,均呈显著收缩作用。
2、对血液系统的作用:荠菜中含荠菜酸,有止血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荠菜的全草提取物能使鼠、猫、兔、犬一过性血压下降,对在位犬心及离体豚鼠心脏的冠状血管有扩张作用。
4、此外,荠菜还有兴奋呼吸、退热、利尿作用。
功效-相关论述:
1、《别录》:主利肝气,和中。
2、《药性论》:烧灰(服),能治赤白痢。
3、《千金?食治》:杀诸毒。根,主目涩痛。
4、崔禹锡《食经》:补心脾。
5、《日用本草》:凉肝明目。
6、《纲目》:明目,益胃。
7、《现代实用中药》:止血。治肺出血,子宫出血,流产出血,月经过多,头痛、目痛或视网膜出血。
8、《陆川本草》:消肿解毒,治疮疖,赤眼。
9、《南宁市药物志》:治乳糜尿。
10、《广西中药志》:健胃消食,化积滞。
临床应用:
1、治内伤吐血:荠菜30g,蜜枣30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2、治崩漏及月经过多:荠菜30g,龙芽草30g。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3、治尿血:鲜荠菜125g。水煎,调冬蜜服,或加陈棕炭3g,冲服。(《福建药物志》)
4、治肺热咳嗽:(荠菜)全草用鸡蛋煮吃。(《滇南本草》)
5、治高血压病:荠菜、夏枯草各60g。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6、治暴赤眼,疼痛碜涩:荠菜根,捣绞取汁,以点目中。(《圣惠方》)
7、治风湿性心脏病:荠菜60g,鲜苦竹叶20个(去尖)。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数月。(《青岛中草药手册》)
8、治肿满腹大,四肢枯瘦,小便涩浊:甜葶苈(纸隔炒)、荠菜根等分。上为末,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陈皮汤嚼下。(《三因方》葶苈大丸)
临床应用-鉴别用药:
荠莱与马齿苋:两者都归肝经,均能凉血止血,止痢,用于泻痢,以及血热所致崩漏、便血等出血证。但荠菜性味甘凉,又归胃经,善于清热利水,用治水肿等;兼能明目降压,用于高血压病及目赤涩痛。马齿苋性味酸寒,又归大肠经,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长,善治湿热下痢;又可凉血消肿,治疗痈肿疮毒。
临床应用-药膳食疗:
1、马齿苋荠菜汁:
(1)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泻火。对急性前列腺炎、尿路感染、慢性肠炎均有疗效。
(2)原材料:鲜马齿苋500g。鲜荠菜500g。
(3)做法:把鲜马齿苋、鲜荠菜去杂洗净,在温开水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连根切碎,放到榨汁机中,榨成汁。把榨后的马齿苋、荠菜渣用适量温开水浸泡10分钟,重复绞榨取汁,合并2次汁,用纱布过滤。把滤后的马齿苋荠菜汁放在锅里,用小火煮沸即可。
(4)用法:每天早、晚分饮。
2、荠菜粥:
(1)功效:补虚健脾、明目止血。适用于慢性肾炎、水肿及肺胃出血、便血、尿血目赤目暗、视网膜出血等症。
(2)原材料:鲜荠菜90g,粳米100g。
(3)做法:将鲜荠菜采来,挑选、洗净,切成2cm长的节,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把切好的荠菜放入锅内,置武火上煮沸,用文火熬煮至熟。
(4)用法:每日2次,温热服食。
3、苦瓜荠菜肉汤:
(1)功效:清心祛暑、泻肝利水。适用于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型者,症见头晕头痛心悸失眠、心烦易怒、口渴咽干或目赤肿痛等。
(2)原材料:鲜苦瓜200g,荠菜50g,猪瘦肉100g。
(3)做法:猪瘦肉洗净切片,苦瓜去瓤切片,荠菜去根、洗净。先将荠菜加水适量,文火煮30分钟,捞出再入苦瓜、瘦肉煮熟,调味。
(4)用法:食肉喝汤。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3-5月采收,洗净,晒干。
加工保存-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切段,干燥,筛去灰屑。
加工保存-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中,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霉。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主根圆柱形或圆锥形,有的有分枝,长4-10cm;表面类白色或淡褐色,有许多须状侧根。茎纤细,黄绿色,易折断。根出叶羽状分裂,多卷缩,展平后呈披针形,顶端裂片较大,边缘有粗齿;表面灰绿色或枯黄色,有的棕褐色,纸质,易碎;茎生叶长圆形或线状被外形,基部耳状抱茎。果实倒三角形,扁平,顶端微凹,具残存短花往。种子细小倒卵圆形,着生在假隔膜上,成2行排列。搓之有清香气,味淡。
药材鉴别-饮片性状:
为不规则的段片,根呈须状分枝。茎生叶狭披针形,多破碎,叶缘呈不规则的缺刻或锯齿。总状花序,呈十字展开。短角果呈扁三角状心形,有细柄,淡黄色。种子细小,倒卵圆形,深褐色。气微,味淡而涩。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十字花科荠属植物荠菜。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20-50cm。茎直立,有分枝,稍有分枝毛或单毛。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具长叶柄,达5-40mm;叶片大头羽状分裂,长可达12cm,宽可达2.5cm,顶生裂片较大,卵形至长卵形,长5-30mm,侧生者宽2-20mm,裂片3-8对,较小,狭长,呈圆形至卵形,先端渐尖,浅裂或具有不规则粗锯齿;茎生叶狭被外形,长1-2cm,宽2-15mm,基部箭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两面有细毛或无毛。总状花序项生或腋生,果期延长达20cm;萼片长圆形;花瓣白色,匙形或卵形,长2-3mm,有短爪。短均果倒卵状三角形或倒心状三角形,长5-8mm,宽4-7mm,扁平,无毛,先端稍凹,裂瓣具网脉,花柱长约0.5mm。种子2行,呈椭圆形,浅褐色。花、果期4-6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或栽培。
植物学信息-道地产区: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